分卷閱讀281(第1/2 頁)
佳的考生。
胥吏考數術、律法、農曆,學吏考詩文、律法、農曆。
數學不考高深,只有加減乘除,就是數字略大,詩文只是公文與《詩經》,律法考一般日常涉及的條例,農曆考《四民月令》。
最後一道論述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尚書》原文,根正苗紅。
題不多,以基礎實用,只一道論述,屬於附加,給大家一點發揮空間,滿足指點江山的心願,其餘都是填空紙張很貴,沒多餘的糟蹋。
“看了考題,定不知有多少人會失望。”荀柔望向場中。
太基礎啦,讓那些摩拳擦掌計程車子都不好發揮,不過他才不要將風氣帶成書呆十年寒窗苦讀,文章是載體,為了傳達精神,不是重點。
當然後世科舉的目的,不只是選拔人才,但他既然知道弊端,就不能這麼幹。
戲志才一臉明瞭的回荀柔一笑,“如此,太尉才能見人心啊。”
荀柔唇角翹了翹,“讓他們心中有些準備是真的。”
他知道外頭都傳,這是太尉給跟隨士子的考驗和機遇,還有些人信誓旦旦,認為最後肯定不會讓大家為此“賤役”。
這些人太天真啦,上了他的賊船,就得按他的規矩來。
“叔祖出的考題,對許多人恐怕也並不簡單。”荀仹聲音是少年特有的高昂,一張漂亮臉龐,被朝霞映照得光彩耀眼,就像出水紅芙蕖,“儒生之中不分五穀,不識律令者,也有不少。”
荀柔微微一笑,“熙卿以為,胥吏之職,最要緊為何?”
荀仹被問,認真想了想,答道,“是精通庶務吧。”
“精通庶務,能做一地長官了,”荀柔搖搖頭,對看過來的眾人道,“是用心,細心、耐心、同情心、同理心。做到前三點,就算良吏,至於庶務,就算全不通農業,在田間跑上兩年,自然該會的就會了,光讀書本,就算將曆書倒背如流,到了田間一樣會不明白。”
就像後世公務員考試,考的就不是專業技術,而是理解力、判斷力、邏輯思維。
戲茂點點頭,其餘眾人或若有所思,或迷糊懵懂。
“你們過去數術學《九章》,去歲學算盤,哪個用得多,想一想該能明白。”
外面看得再熱鬧,不上手也不會知道是怎麼回事,再聰明也不行。
考試在午前一刻結束,金鉦脆響三聲,所有人停筆。
卷子收上來,當天荀柔就帶著眾人批改。
先看格式,宣佈考試規則時,宣講了寫卷的格式,格式不對,直接黜落,這就去了二成的人。
接著就是勾選錯誤答案,再按照考生座位號排序。
規矩一條鄰座答案錯誤一般,兩人同算作弊都是成年人,還以公務員為目標,別光盼著別人來主持正義,要懂得保護自己。
這樣又篩掉一成。
這兩條篩選過後,剩下的能答對四成,都算透過,這回反而沒有先前兩條篩掉的人多。
最後荀柔再重頭看一遍所有論述,以免有特殊人才被遺漏。
不過哪有那麼多特殊人才,連最簡單的規則都聽不明白,也寫不出什麼高妙的東西。
公務員又不是科學家,科學家要的就是腦回路不同凡人,公務員則一定要能理解普通人才行。
最後取中三百二十,一百名學吏,二百二十名胥吏,看著不少,等計算著往各縣裡一撒,就完全看不出來了。
“叔祖,這五份文卷拿出去張貼,該如何排序?”荀緝疊起五張卷問道。
兩種試卷各取前五名,算作五魁首,放榜時要張貼出去。
高強度熬夜工作兩天,思維有點遲鈍,荀柔想了想才道,“按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