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技術與市場的管道(第1/2 頁)
聽了陳衡的話,華彬饒有興趣地追問:“千軍萬馬屢敗屢戰?”
“這倒是,千軍萬馬屢敗屢戰,還能做到隊伍不散,真是叫人佩服!”小陳由衷地說,當然他也身在其中。
“千軍萬馬屢敗屢戰,拼命加班,還能做到隊伍不散?”華彬一邊唸叨,一邊反覆思考著。
“是呀!領導有志氣、不自私、有胸懷、有戰略,能團結人,能鞭策人,還能讓大家拼命加班、屢敗屢戰!”陳衡一口氣說了一大溜。
“還得有條理。”華彬加了一句。
陳衡還準備說下去,被華彬打住了,華彬在繼續思考。
“千軍萬馬,屢敗屢戰,還能隊伍不散?”華總的眉頭時而皺起,時而舒展。
過了好一會,華彬停了下來,說:“我們的市場化試點就需要這樣的作風!既需要這樣的精神,有需要這樣的條理。”
“有沒有掉隊,或者是跟不上的?”華彬問。
“這您可是問對了!”陳衡說,“我們公司雖然是高技術人才成堆,還真有不少掉鏈子的!聽他們說,早期的時候,企業發展速度太快了,人才跟不上,進了不少混飯的,後來,人力資源管理規範了,人才補充跟上了,又慢慢給淘汰出去了。”
華彬沒說話,點了點頭。
老波突然問了一個問題:“你們公司發展速度太快了,人才供給跟不上是什麼意思?”
“電信行業是高科技,技術密集型,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企業自己不是大學,不能培養畢業生,只能使用畢業生。”陳衡說,“那還是靠國家的大學培養出來大學畢業生,才能夠我們用。”
老波點了點頭。
“還好我們國家的大學擴招,培養的技術工程師數量不斷翻番,”陳衡說,“否則我們公司的技術人海戰略也實現不了。如果我們這個階段,還要聘用國外同等水平的工程師,我的天,肯定從資金上撐不住!”
“那是,你們工程師的收入夠高的!”華彬說。
“我們也是從窮公司起步的,以前老闆賺的錢全部投到研發上,自己生活很節儉。”陳衡說,“好在大家都是學理工科的,又受著艱苦奮鬥的思想教育,對外在的物質條件也不是很在意。聽他們早期的人說,加班睡墊子,住的都是出租房,兩點一線,就跟在學校一樣。”
“就是伙食好一點,是吧?”華彬在試探小陳。
陳衡剛準備答應,看了一眼華彬的表情,沒敢說話。
“聽他們說,老闆以前把資金都投到研發上,資金一直很緊張。”陳衡說,“所以早期的研發人員都很拼命,大家都是一條船上,難得可以找到發揮自己技術專長的公司,老闆又願意花錢搞技術,公司垮了大家還得重新找工作。”
“所以你們就拼死拼活?”華彬問,但是問這話的時候,他的表情是緩和的。
“哦,這個沒有我的份,那是最早的時候。”陳衡陪笑說。
“聽他們說,我們公司也走過了組裝、仿製、自制的艱苦道路,”陳衡說,“也曾經在艱苦地區紮根,鑽出一塊活命的市場根據地,然後大把資金投資到技術研發,總算在電信行業撬出一條縫,然後是死命跟跑,希望未來能夠有並跑的機會。”
華彬看著陳衡背後的牆,彷彿穿過了物理的界限,看到了曾經遙遠的時空。
“我們就是掙點吃苦的錢。”趁著這個功夫,陳衡說。
“行了,行了,你們是又苦又甜!”華彬打斷了陳衡的話,“你們直面世界最先進的技術,電信行業這麼多新方向,這麼多標準,你們怎麼選?”
“我們公司有很多的研究所,每個研究所對準一個未來技術領域,死命投入,”陳衡說,“我們還有專業藍軍,就是反覆研究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