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下場(第1/2 頁)
洛南迴頭,站定了說:“今日我來你營中,主要是為了什麼,你知道嗎?”
馮才一副不知道的樣子,洛南指了指他的左手:“此事機密,我寫在你右手上給你看。”
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洛南心存懷疑,又不敢直接盤問,畢竟歷山之戰,他需要這些虎將,萬不可莫名其妙的傷了他們的心。馮才心中大驚,他雖接到閆大立密信可尚在猶豫之中,卻不巧被洛南發現端倪。
他跨前一步,將齊王之信物主動呈上了,還將閆大立已投奔齊王之事和盤托出。
洛南取過信物,他並不認識。又將信中殘留幾字細細看過,發現這並不是他認識的齊王字跡,也不是閆大立字跡。
那日在臨風酒肆,洛南就見識過齊王之字,後來他跟著齊王,也曾見齊王提筆寫字,這並非齊王字跡。
馮才拿著這份所謂的齊王之信,他到底想幹什麼?
洛南一個眼神,令身旁大將捉住馮才。馮才大喊:“洛將軍,我並沒有投靠齊王。”
洛南思慮後改了主意。洛南坐鎮馮才營中,打算先派一小隊兵士去探探閆大立那邊情景再說。
齊王此信為左手所寫。齊王聰慧,左右手皆能成文,但平日只用右手。戰爭千鈞一髮,齊王留了心眼用左手寫信,而用印則為平日慣用。
馮才並未見過齊王字跡,只見此印為慣例,洛南卻為齊王心腹,怎能不識其字跡?因此生疑,駐足觀望。
閆大立所遣送信之人在帳外焦急等待,因為閆大立要的是馮才的回信。洛南雖然生疑,但又命人放了馮才,讓他假意投靠齊王。馮才連忙答應,依洛南意思寫了信,又讓營賬外送信之人將回信送去了齊王處。
齊王收到馮才回信,大喜。得知馮才誠心歸附,略略思索,便命心腹給尚疆送信。
尚疆收到齊王信件,得知齊王大軍已前行,讓他墊後。心想齊王在軍中果然有威信,一聽齊王來到齊地,眾將領紛紛倒戈相向。但尚疆考慮到軍法謀略中提到“思則有備,備而無患”,心想萬一齊王遇到危險,該如何化險為夷?一思及此,他又踱至沙盤與地圖前,開始思謀思索謀劃。
馮才被洛南嚴密控制,心有不甘,但他素知洛南行事果決狠辣,亦不敢輕易動作。念及齊王已收到他的信匆匆趕來,他心中便惴惴不安,如齊王軍因他全軍覆沒,他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洛南曾命在齊王必經之路深挖壕溝,暗布鐵蒺藜、鐵菱形,又命多備矢發連弩、碎石、滾木,又籌備大型行爐,密備猛火油,又在軍中傳令:“誰走漏風聲,讓來敵聽到風吹草動,殺無赦。”
洛南心中暗想:齊王、尚疆,這次歷山,我讓你們有來無回。如果此次一戰得勝,或許還能攻至洛都、稱霸天下。他描畫了一幅美好的前景圖,信心滿滿。
齊王軍行至尚疆軍前面,尚疆想想還是不放心,將自己隊伍一分為二,五千人疾走與齊王軍匯合。五千人繞道山嶺靠近齊地。後方無追兵,可伺機而動,而前方危機重重,當小心應對。
馮才將軍駐守之地為歷山石公嶺,地勢不及金雞嶺陡峭,但石公嶺上蒼松不多,怪石嶙峋,碎石卻很好找。洛南因地取材,多積碎石,準備給予齊王和尚疆重重一擊。
齊王雖心中也有疑慮,但馮才在他麾下多年,他相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觀點,因此齊王趕路很匆忙。當然齊王心繫齊地百姓,自然也急於同馮才軍匯合。
速戰速決是兵家第一大法,畢竟兵貴勝不貴久。齊王確實心地寬厚,心繫百姓,但關心責亂,一個巨大的陷阱正等著他。
歷山石公嶺石峰俊秀,澗山林海,異彩紛呈。齊王無心欣賞美景只急著趕路,他胯下白馬神電似乎瞭解他的心情,也是疾行如風。剛入石公嶺,大軍就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