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亞軌道飛行(第1/2 頁)
會議室門被推開。
是柯正山和陳科明。
常進輝起身相迎,然後看了看兩人身後的門已經被關上,於是蹙眉問道“萬總工呢?”
“萬總工他臨時有事...”柯正山解釋。
常進輝有些失望。
“但是常總指揮你放心,萬總工把該交底的資料都給我了”說著柯正山拍了拍自己公文包。
“嗯,那就好。”
常進輝頷首。
雖然參會人員大多認識倆人,但是常進輝,還是鄭重了做了介紹。
並且表明兩人來的目的,是給大家做核聚變動力裝備技術解析的。
剛才爭論的眾人紛紛坐回位置上。
柯正山清了清嗓子,開場說道“各位,這次我代表龍科院,針對核聚變雙發動力裝置進行技術交底,有疑問的地方大家可以及時提出來..”
會議室內,眾人期待的坐直在椅子上,像學堂裡第一次聽先生講課的學童。
大螢幕一閃。
一張V字流線形的概念飛機圖片出現在了大螢幕上。
空戰部的肖天翼和航空工業的技術代表們,頓時興奮了起來,眼神間互相交流,頻頻點頭。
航空工業龍飛機集團總工程師普航,驚訝的指著大螢幕上V字形的概念飛機說道“那!...那...不是我們最新的[水分子號]戰略轟炸機嗎!”
“是也不是...”頓了頓,柯正山接著說道“準確的來說是[水分子號改]...為了保證這臺戰略飛機的製造效率,萬總工根據你們[水分子號]的設計資料,進行了改進,目的是希望能夠儘可能的沿用當前的生產線....減少建造成本,提高效率。”
“萬總工考慮的真全面啊!”普航感嘆,然後連忙問道“難道萬總工準備將核聚變雙發動力裝置安裝到[水分子號]上!?”
“沒錯!”柯正山笑了笑,接著說道“根據現有的裝備體系,最合適安裝聚變雙發引擎的就屬[水分子號]。”
“而且...”
柯正山看著普航,賣了一個關子,露出一抹迷之微笑。
“柯院長,而且什麼!?”普航前傾身子急忙問道。
“而且,根據萬總工的升級計劃,你們依然能夠趕上年底的軍工國際航展!”
“什麼!?我沒聽錯吧!”普航大驚。
按照他30年的經驗,飛機設計製造過程中,任何一項技術調整,都要進行大量的測試...少則幾年,多則數十年...
此次即將問世的[水分子號]立項之初,到現在就已經經歷了近20年的時間。
\"嗯,沒聽錯。升級後[水分子號]的部分效能將達到六代機的標準!...比如亞軌道巡航能力!\"
“斯....!”
“什麼!”
\"亞軌道巡航能力!\"
這次不僅僅空戰部和航天軍工的代表們難以置信。
其他戰部的代表同樣驚訝不已!
大家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要知道所謂的亞軌道巡航是指介於大氣層邊緣和地球同步軌道的之間的區域。
在那種高度上,飛行器甚至會體驗到微重力環境。
“那部分已經屬於太空!”有人連忙提醒道。
“不可能,不可能,開什麼玩笑。”有人擺擺手。
有人沉聲,用基本常識反駁“柯院長,這怎麼可能!亞軌道的高度,已經早就沒有足夠的空氣與燃燒室燃料混合,產生高溫氣體,推動渦輪旋轉...”
眾人點點頭,紛紛表示認可這種說法。
見有人反駁,柯正山也並不著急,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