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老婆子書讀的少,你可別騙我(第1/2 頁)
王嬸子的大兒媳婦名叫張秀娘,是牛家村嫁過來的。
這次趕路,牛家村的自然也是一起的。
因著王嬸子的強勢,張秀娘倒是不敢把家裡的吃食明著分給孃家人。
不過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是唉聲嘆氣的,問她就開始哭,說是覺得自己吃的這麼好,爹孃卻沒吃到,所以心裡難受。
王嬸子最不耐煩張秀娘這般,於是便懟了她幾句,說要是她心疼她爹孃,就滾回去同她爹孃一起趕路。
她家這陣子偶爾能吃的上肉,也是託了沈家這兩個寶貝閨女的福氣。
還有每日晌午顧不上休息,就同大夥一起去找食物的小兒子。
她張秀娘一沒出力,二也不讓你男人跟著出力,說是怕遇上個豺狼虎豹啥的,那她就成孤家寡人了。
完事又在這裡哭哭唧唧給誰看?
張秀娘被王嬸子說了兩句,便哭的更厲害,說王嬸子就是嫌棄她嫁過來這麼些年還無所出,啥啥啥的。
惹得她那大兒子心疼的不行,還怪王嬸子說話太難聽。
王嬸子這兩日被氣得不行,便時常同沈家一起趕路,反正家裡的東西不用她拿。
飯基本吃的乾糧,偶爾煮一次肉,她那大兒媳婦也嫌棄她做的太鹹一定要自己做。
實則是趁著做飯的空檔,偷偷勻出一些給她孃家送去。
因著每次送的不多,王嬸子也懶得同她計較了。
但為了眼不見心不煩,她每次都等能吃飯了再回去。
反正她也啥事沒有,愛和誰同行,就和誰同行。
愛和誰待一塊,就和誰待一塊!
沈老太知道她家的事情,也沒再多說,而是轉移了話題:“昨兒你家香翠說想給你大孫子做雙棉鞋,待會那些布頭還有餘下的一些棉花你別忘了拿回去。”
香翠姓王,是王嬸子孃家侄女,也是她的二兒媳婦。
災荒年的時候,她孃家一家都遭了難,只有王香翠一個人逃了出來。
王嬸子心疼她,就做主讓二兒子娶了她。
王香翠的肚子也是爭氣,隔年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這可把王嬸子高興壞了。
每天都要哄著大孫子,就怕給餓著了。
也正因為如此,張秀娘便看不慣王香翠,總是藉機找茬。
不過有王嬸子護著,張秀娘也不敢做的太過分。
“知曉的,嬸子,我不跟你客氣。”王嬸子笑道。
本來沈老太是想給王嬸子一些糧食,或者一塊好點的布料作為報酬的。
但是王嬸子死活不要,最後沒辦法,便商定了多餘的布頭和棉花給她。
這件事昨兒王香翠同王嬸子一起過來的時候聊到了,王嬸子便說讓王香翠給大孫子做點什麼。
王香翠想著兒子去年的棉鞋已經穿不上了,剛好拆了再加點棉花重新做雙新棉鞋。
這件事張秀娘還不知道,不過王嬸子覺得,就算是張秀娘知道了也沒什麼,雖然布頭還有點,但棉花王嬸子要的不多。
給小孩子做雙棉鞋還成,旁的就不成了。
“哎喲,你瞧,這然小子又送柴火過來了!”王嬸子指著不遠處道。
沈老太見狀,忍不住嘆了口氣。
秋收後,劉寡婦一早就把借了的糧食給還了,甚至還將那日他讓倆小子偷偷給的也還了。
這次趕路,劉寡婦也時不時的會讓崔然送一些乾草和柴過來,也會幫著他們收拾晚上歇腳的地方。
沈老太一再表示不用了,但崔然嘴上應著,明兒還是照舊來幫忙。
幾次之後,沈老太也隨他了。
“這孩子是個懂事的。”沈老太道。
王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