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1/5 頁)
神京,貢院。
舉著考牌的小吏,在賈琮面前走過,他就已將三篇四書文丶四篇五經文記住八九成,然後奮筆疾錄在稿紙上。
等那舉牌小吏返回,再次經過賈琮面前,他就將七篇考題完整記全,然後將筆錄少許疏漏之處,一一補全。
當初院試和鄉試之時,首場的書經之題,經常出現從四書五經中截句搭題。
雖顯得謷牙詰屈,歧義叢生,用意是考核學子對書經的精熟程度,以及文辭應變能力。
但是,科舉進入會試階段,凡能入春闈的舉子,無不是讀書人中才賦出眾者。
這些人無不是精讀書經,爛熟聖賢之言,再用院試丶鄉試時的截句搭題之法,考驗這等入試舉子,未免有些太過淺陋。
因此,會試出題講究化繁為簡,再歸本源,更多是從書經之中擷取整句,作為時文考題。
因這些書經整句,已經歷代先賢無數註釋解說,以此為題,想要立據闡述,尋常難越藩籬。
應考舉子面對此類考題,想要立論新穎,別出心抒,高於眾人。
沒有宏妙的眼界見識,文氣縱橫的神鬼之筆,是絕對難以做到的。
因此,往往這類大巧若拙的考題,更能考較和甄別應試舉子的才情高低,並由此評等出合格的上榜舉子。
會試首場比試的首道考題: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正是從書經擷取整句為題的會試考題,題目的題幹出自《論語》泰伯篇。
而這一段話,自古以來不知被多少文人雅士,自比其志,自勉其心,多少有些用濫了。
用這一整句作為考題,很容易就寫成陳詞濫調,平平無奇,想要據此著奇峭新聲之文,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本年會試考生達三千餘人,一場會試分為九日,又分為三場,對於主考官和同考官來說,考後閱卷的任務十分繁重。
會試首場的書經時文,雖是春闈科舉的根基之試,但歷來為應試舉子所重。
因為,如果連書經時文都不過關,後面兩場的論判丶策問考得再好,也會被考官黜落。
因此,每個應試舉子,對首場書經時文都不敢掉以輕心,而首場首道題更是重中之重。
因為它最先受到閱卷官關注,決定主考官對考生才學高低,最初的印象和認知。。
如果書經首題都寫得稀爛,或者平平無奇,應試舉子想要登第,便沒那麼容易了。
……
關於首場首題的緊要性,每個應試舉子自然都懂得,人人都不敢掉以輕心,為了挖掘奇思,得以破題立新。
有人絞盡腦汁,苦思冥想,遲遲不能下筆。
有人觸類旁通,若有所悟,興衝揮筆擬句。
賈琮並沒有急於下筆,因為對他來說,應考的時間十分充裕,他心中想的這道書經首題,是那位主考官出的。
他的授業恩師柳靜庵,曾經官拜禮部大宗伯,曾經擔任過數次鄉試丶會試主考官,關於應試撰文,有鞭辟入裡的深思。
柳靜庵曾和他說過,任何一位主考所出之題,都不會是無根之源。
每一道春闈考題,都包含出題人的文思秉性,隱約牽扯出題人仕途人生跌宕沉浮……
每一位主考官出題,都是言其志,問其心,以考題為承載,考較天下學子,遴選與其心志相近的才俊。
雖然,這是主考官和考生隱形連結的脈絡,但卻是他們之間最真實存在的聯絡。
每次科舉張榜之後,座師和上榜考生,之所以會形成緊密牢固的關係。
不單單是座師對考生的點選之恩,更深層的原因,是他們在文脈詞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