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補貼政策來了(第1/2 頁)
補貼政策來了
楊小兵心動的問道:「真的前期不用付一分錢就能買到農機?」
郭陽說道:「是的,零首付,可以選擇每個月還款,也可以選擇每個種植季完了之後支付。
除了買農機外,也可以選擇使用我們的農機服務,每個環節單獨收費。」
「農機服務不便宜吧!」
「以合作社的規模來說,肯定有優惠,但總得來說,還是購買農機划算。」
「嘉禾的收割機多少錢啊?」
「現在國產的全喂入聯合收割機價格區間多在6-10萬元,半喂入式在10-15萬左右。
其它的,精量播種機多在2萬左右,施肥機丶打藥機價格幾千到幾萬的都有,
嘉禾的農機價格也會以此作為參考。」
對於農民來說,中大型農機的價格確實不便宜。
看著楊小兵還在糾結思考,劉軍書記有點不耐煩了,擺了擺手道。
「別想了,回去就組織社員開會,農機一定得買。」
農機只要到手了,要是合作社真沒賺到錢,嘉禾最多也只能再把機器拖回去,還能咋樣啊?
「嗯,好。」
「合作社的面積還能不能想辦法在擴大呢?」
「難啊,好多人現在都在鬧,估計到期了就退出了。」
旁邊一名幹活的農戶咧嘴說道:「不賺錢誰還繼續幹。」
「就是,我家三十幾畝地,每年分的錢連出租都比不上。」
郭陽笑道:「大姐,明年肯定賺錢,你們要不要再考慮考慮?」
大姐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不了,不了。」
「今年土地整理,我家的地重新劃分了,不僅連片,還多分了點地,自己幹賺得更多,合作社沒前途的。」
「把你的地流轉給合作社,每年拿租金怎麼樣?」
大姐依然搖頭,
「你看楊小兵那慫球樣嘛,他能把合作社撐起來,皇后娘娘都要給黃鼠狼拜年。」
「合作社都要倒閉了,哪來的錢付租金?」
無言以對,
楊小兵彷彿也信心不足。
劉書記有心爭論兩句,這麼大規模的土地整理工程伱這是視而不見嗎?
但又覺得和農婦說這些,有點掉價。
離遠了些,楊小兵才說道:「郭總,如果今年種小麥再不賺錢,合作社可能就真的要散了。」
郭陽也有些無語,這是多沒信心啊!
這時候就是忽悠,也都得把社員先忽悠住了。
惠農合作社確實有點一般,土地一般,管理一般,技術人員配置一般。
尤其是土地整理前,灌排水不暢,插花地嚴重。
感覺底下的人又被套路了,
但和地方打交道就是這樣,總是會有不如意的地方。城市套路深,農村路更滑,各種彎彎繞繞真不少。
而且這在五原縣也是普遍現象,也有稍好些的糧食種植基地,但農戶和政府都更為信賴地方特色品種。
也就是永良4號!
一個好的小麥品種歷經三四十年而不落後。
也不知道育種家們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郭陽拍了拍楊小兵的肩膀,「嘉禾會派技術團隊來全程指點,你們照著做就是了。」
「記住剛才那幾個人,過兩年,他們再來找你,記得出了今天這口氣!」
楊小兵想著剛才那幾個村婦,心裡也憋了一肚子的氣。
在友聯村裡晃悠了一圈,郭陽幾人回了公司。
天麥1號的基地條件算不上最好,但也沒有中重度鹽礆地,改造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