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血絡論 第三十九(第1/4 頁)
古文
靈樞第39章 血絡論 第三十九
黃帝曰:願聞其奇邪而不在經者。歧伯曰:血絡是也。
黃帝曰:刺血絡而僕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拔針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者,何也?拔針而面色不變而煩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
歧伯曰: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僕。
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蓄積,久留而不寫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
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
陰氣積於陽,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
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寫之,則陰陽俱脫,表裡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
刺之血出多,色不變而煩悗者,刺絡而虛經,虛經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悗。
陰陽相得而合為痺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雖多出血而弗能虛也。
黃帝曰:相之奈何?歧伯曰: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而寫之萬全也,故無失數矣。失數而反,各如其度。
黃帝曰:針入而肉著者,何也?歧伯曰: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內著於針,故堅焉。
白話文:
黃帝說:希望聽聽那些異乎尋常而未流於經脈的邪氣。岐伯說:這就是血絡。
黃帝問:針刺血絡時,病人突然暈倒,這是為什麼?血出如噴射狀,這是為什麼?血出少而色黑且混濁,這是為什麼?血出清稀而一半是汁液,這是為什麼?拔針後區域性腫起,這是為什麼?出血或多或少而面色蒼白,這是為什麼?拔針後面色不變而煩悶,這是為什麼?出血雖多卻不感覺動搖,這是為什麼?我想聽聽其中的緣故。
岐伯說:脈氣盛而血虛的人,針刺後就會脫氣,脫氣就會暈倒。
血氣都旺盛而陰氣較多的人,其血滑利,針刺就會噴射而出;陽氣蓄積,長久留滯而不瀉出的人,其血黑而混濁,所以不能噴射。
剛喝了水而水液滲於絡脈,尚未與血液混合時,所以血出而兼有汁液;那些不是剛飲過水的人,身體內本來就有水溼,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水腫。
陰氣積聚在陽分,其氣附著於絡脈,所以針刺時血未出而氣先行,就會腫起。
陰陽之氣,剛剛相遇而尚未和合,就立即瀉刺,就會使陰陽都脫洩,表裡相互分離,所以面色蒼白而無光澤。
刺後出血多,面色不變而煩悶的,是因為刺破了絡脈而又損傷了經脈,損傷屬於陰的經脈,陰氣脫洩,所以煩悶。
陰陽之氣相互和合而形成痺證的,這是邪氣從經脈內溢於絡脈,再從絡脈注於經脈之外。像這樣的情況,陰陽都有餘,即使出血較多也不會虛竭。
黃帝問:怎樣觀察呢?岐伯說:血脈盛的,表現為堅實而橫斜且顏色發紅,上下沒有固定的部位,小的像針,大的像筋,用刺絡法瀉除就萬無一失了,所以不要違背刺血的次數。如果違背了刺血的次數而反其道而行之,就會各有相應的不良後果。
黃帝問:針刺入後而肌肉粘著針身,這是為什麼?岐伯說:熱氣因針刺而附著於針,使針身發熱,發熱就會使肌肉粘著於針,所以針就會緊固難拔。
對古文深度解析
七律詩讚《以周易哲學解讀〈靈樞·血絡論〉》
陰陽易理蘊真經,靈樞血絡妙思呈。
氣血失衡察永珍,陰陽互動辨分明。
盛衰變化藏深意,清濁分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