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海論 第三十三(第1/4 頁)
古文:
靈樞第33章 海論 第三十三
黃帝問於歧伯曰:餘聞刺法於夫子,夫子之所言,不離於營衛血氣。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藏,外絡於肢節,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歧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於海,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海。黃帝曰:以人應之奈何?歧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
黃帝曰:遠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願聞應之奈何?歧伯答曰:必先明知陰陽表裡滎輸所在,四海定矣。
黃帝曰:定之奈何?歧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
黃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敗?歧伯曰: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
黃帝曰:四海之逆順奈何?歧伯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黃帝曰:餘已聞逆順,調之奈何?歧伯曰:審守其俞,而調其虛實,無犯其害,順者得復,逆者必敗。黃帝曰:善。
對古文深度解析
七律詩讚《以周易哲學解讀靈樞·海論第三十三章》:
《贊〈以周易解靈樞·海論〉》
周易玄妙蘊哲思,靈樞海論展精微。
陰陽平衡四海應,變化轉化道相隨。
迴圈往復節律定,整體關聯脈絡披。
象數解析窺奧秘,乾坤乾坤源本知。
剛柔相濟氣血和,動靜結合活力持。
哲醫融合啟新境,生命真諦漸明晰。
以下是對這首七律詩的詮釋:
詩的首聯“周易玄妙蘊哲思,靈樞海論展精微”,指出周易哲學蘊含著深奧的哲理,而靈樞的海論篇章則展現出精妙細微之處。
頷聯“陰陽平衡四海應,變化轉化道相隨”,闡述了周易哲學中的陰陽平衡與四海相應的關係,以及變化與轉化的道理。
頸聯“迴圈往復節律定,整體關聯脈絡披”,強調了生命的迴圈往復和整體關聯的重要性。
尾聯“象數解析窺奧秘,乾坤乾坤源本知。剛柔相濟氣血和,動靜結合活力持”,進一步說明了透過象數來解析奧秘,理解乾坤之道與生命本源,以及剛柔相濟、動靜結合對氣血調和與生命活力的影響。
最後一聯“哲醫融合啟新境,生命真諦漸明晰”,表達了周易哲學與醫學融合所開啟的新境界,讓我們對生命的真諦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一、《以周易哲學解讀靈樞·海論第三十三章》
《靈樞·海論第三十三》是中醫經典中的重要篇章,它闡述了人體經絡氣血與四海的關係,對於理解人體生理病理具有重要意義。而周易哲學作為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蘊含著深刻的宇宙觀和方法論。將周易哲學的內涵與《靈樞·海論第三十三》相結合,進行深度解析,可以為我們揭示出更為深邃的醫學道理和生命奧秘。
(一)陰陽平衡與四海相應
在周易哲學中,陰陽平衡是宇宙萬物執行的基本法則。《靈樞·海論第三十三》中所提到的四海,與人體的氣血執行密切相關。四海分別為髓海、血海、氣海、水穀之海,它們相互關聯,共同維持著人體的生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