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77章 馬無夜草不肥

第77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哈哈大漢那些事兒奧特:我只是一個路過的收藏家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聽勸後,我造反成千古一帝特種兵之水滸武大郎北宋我稱皇帶著小汙統拯救反派大佬亂世風雲之命運交錯鬼滅:開局遇到一條魚異能者穿越到東京喰種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鎮國世子爺快穿之摸魚日常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我,波風水門,一點也不陰!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馬家軍是民國時期實際控制中國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西北地方軍閥,其起源可追溯至清末同治年間。

同治三年(1863年),受陝西、寧夏回民事變的影響,甘肅河州的馬佔鰲起兵反清。隨後,馬佔鰲[áo]等人在清政府的招撫下,同治十二年(1872年)將其武裝力量改編為清軍,併成為地方官員,這標誌著河州諸馬勢力的崛起。

馬家軍的主要人物,如馬步芳、馬步青、馬鴻逵、馬鴻賓等,

馬家軍的軍事力量主要分為三個派系(西北三馬)。馬佔鰲的兒子馬安良、孫子馬廷輔、馬廷賢,稱為西軍;馬海晏這一支,其子馬麒、馬麟,第三代就是馬步青、馬步芳,稱為寧海軍;馬千齡之子為馬福祿、馬福祥,第三代為馬鴻賓和馬鴻逵,稱為寧馬軍。

馬鴻逵(1892年生人),字少雲,小名三元,生於甘肅河州(今臨夏)。西北軍閥“四馬”之一,當地人尊稱“寧夏王”。

馬鴻逵出生官宦家庭,父親馬福祥北洋軍閥時曾任綏遠都統、寧夏護軍使,後又任國民黨青島市長、安徽省政府主席。

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兩朝為官,橫行一方的豪門世家!

寧馬軍有76萬人的兵力,馬鴻逵手下3個軍6萬人,馬鴻逵的堂弟馬鴻賓有16萬人。這7萬多大軍中有一半是騎兵,機動速度遠超於步兵。

1941年1月5日,一封電報送到了馬鴻逵的手裡。

馬鴻逵很胖,體重在四百斤左右,他坐在一把木椅子上,讓副官把何某人的電報念給他聽。

這封電報說的很委婉,卻又用心用心險惡,電報的開頭說的是,寧馬軍雄踞西北,十萬兵馬,氣勢如虹。

聽得,馬鴻逵是春風得意,全身舒爽。

然後,電報委婉的表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而且,這個部隊還與馬家軍有血海深仇!黃河之北,盤踞著這樣一支大軍,與你馬家,有化不開的血仇,你睡得著嗎?

馬鴻逵聽到此處,手舉著茶杯停在空中,眉頭緊皺。這件事,他倒是知道的,只是現在。。。為什麼突然說起這件事?

電報的最後,就厲害了!

把巴彥淖爾的軍事工業做了一個詳細描述,這洋洋千字,將巴彥淖爾軍工,張作霖的寧造,閻錫山的晉造相提並論。結尾是一句話,“得巴彥淖爾之軍工,則得西北之要害,至此輕重軍械皆可自給!”

聽到這裡,不大運動的馬鴻逵都站了起來,來回踱步。

他知道黃河的北邊在造槍,可他還不知道那邊居然可以造汽車,造炮彈,造重型裝備!

副官接著念,“若少雲可收巴城,則民國每年可採購不下一個軍的裝備!”

好傢伙,一個軍的裝備,那可是不少錢啊!這是一筆好大的買賣,這巴彥淖爾不拿過來,這筆買賣可做不成啊!

所謂,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馬鴻逵這一刻的野心是真的被點亮了。

他心裡明白,他在36年都做過什麼?他知道,和對面那是結下了血仇的,現在再不動手,對方必然逐漸強大,到時候寧馬軍會被吃的死死的。

倒不如,趁著黃河封凍。。。。。。

當天夜裡,兩萬寧馬騎步兵就動了!

他們以騎兵為主,頂著寒風,一路向北疾行,出銀川,過石嘴山,跨烏海,於磴口過黃河,直撲巴彥淖爾城南而去,其疾如風啊!

可他們不知道,對面也同樣是兩萬多人的一支全騎兵部隊,一人雙馬,出五原,從北往南而來,現在正繞著巴彥淖爾的城東,前往城南駐防。

雙方都在未知的情況下,黑夜裡,在補隆淖迎頭相撞。

沒有對上口令的一瞬間,雙方的偵察

目錄
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柯學之倒反天罡奧特曼:我能變為海帕傑頓和葉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