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反詐從我做起(第1/2 頁)
天色漸漸轉暗,紀評嚥下最後一口麵包,停下塗塗改改的筆,伸了個懶腰。
研究了一整天,他大概稍微讀明白了點桃花源上那些符文的含義,雖然是連蒙帶猜,但沒辦法,他手頭可供參考的資料太少。
祭壇上的符文看似雜亂無序,但仔細研究可以劃分為三大部分,即,它實際上是用三種語言書寫了同一段內容。
這三種語言的書寫方式還不太一樣,存在從左到右和從上到下的情況,斷句也不盡相同,只有一種有明確的語序,會用簡單符號進行類似句號逗號的劃分,剩下來兩種全都是從頭到尾不曾斷過。
還算幸運的是,會斷句的、最容易讀的那種語言,紀評曾在圖書館見過相似的。
感謝教會傳教時一絲不苟的態度,書寫教會歷史時還附上了對應時間段採用的語言,並用這些語言重寫了一遍禱詞。
紀評就靠這個解讀,先將文字視為某種符號,再根據教會從古至今都幾乎沒變過的禱詞,一一對應找出來每種符號的具體含義。
這樣工作他此前已經做過,就是可惜資料不夠,筆記上能解讀出來的符號絕大多數都和“神”“祈求”“仁慈”有關。
但這也夠了,因為桃花源也是這樣。
對於桃花源,由於三種語言都不認識,符號法不再適用,紀評只得綜合著已經解讀的符號,對字形稍微有點相似的語言大膽猜測小心求證。
首先就是猜,綜合詞義,這個字可能怎麼識讀,在這個斷句裡是否說的通,然後就是一個字不可能只出現一次,桃花源裡的符文也不是隻有短短一點,繼續去其他地方推測,最後找出來每一個短句都能說得通的詞義。
由此衍生而出的堪稱千奇百怪的解讀不在少數,但紀評習以為常樂此不彼,塗塗改改,建立再否定,最後真差不多弄明白了一點意思。
桃花源裡的那位存在,在禱詞中,被稱為美夢之神,執掌世間所有夢境,是所有人的歸宿,寓意庇護。
……綜合桃花源裡的一切,這好像沒什麼大問題,只是稍微有點,呃,常人認知上的偏差。
與庇護在一起的還有個詞,但紀評沒能在已知的符號裡找到相似字形,只能遺憾作罷。
除了禱詞之外,這些符文似乎還簡單記述了一些信徒的生平,稱頌這些信徒的信仰是有多麼的虔誠,並因此在最後得到了神恩,得享永生。
海神教會內也有類似的描述,無非是歸入神明的神國,擁抱永恆的幸福,但紀評親眼見證過桃花源裡的“永生”,對這個詞只感到些微應激。
值得一提的是,他好像找到了緋喬。
符文記錄,這是一位年幼便信仰著美夢之神的女童,聰慧狡黠,自幼在美夢之神身邊長大,神恩厚重,永遠不會長大。她還有一位母親,已經升入神明的神國,沐浴神明的榮光。
這個描述真的很像緋喬,就是紀評不太確定。
符文倒也不是沒寫信徒的名字,但名字不在禱詞的慣用語範圍之內,紀評只能對著那些字犯愁,猜也是沒根據的猜,索性不看。
往下還有一句話,但內容有點不太對,紀評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譯錯。
這句話寫的是:來自……的神明得到了……的垂青。
神明獲得垂青的語序一看就不對,太褻瀆了。
問題是,“神明”這個詞在禱詞裡實在是太常見了,“垂青”和“得到”也是,紀評自信自己絕無可能譯錯。
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在這個語言裡,這些詞在特定語境有截然不同的含義。
他深吸一口氣,合上筆記本,再次感到尋找豐富且完善的資料這件事迫在眉睫。
“也不知道黛麗爾小姐許諾的那座莊園的準可什麼時候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