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捷報(第1/2 頁)
禮部尚書邱禮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陛下,一旦遷都,天下震動,想再奪回北境,可就難上加難了。還望陛下三思。”
戶部尚書王勇出列,恭恭敬敬道:“陛下,如今和談尚無結果,不宜輕動。若是北莽退兵,我們還是應當還於京師舊都。”
“哼哼,還於舊都!你們以為朕不想啊?”
涼帝冷笑一聲,臉上的表情半是悲慼,半是憤怒。
皇子和群臣眼見涼帝龍顏不悅,卻不知道原因,垂首不語,大氣都不敢出。
“唉,逆子秦雲,不尊聖旨,私自參加使團,面見那北莽王子莫薩爾,攪亂了和談章程!這還不算,他還和莫薩爾約戰,雙方各帶一萬兵馬,互相攻殺,勝者擁有京師、定州、恆州之地!”
涼帝的聲音哽咽了。
群臣一聽,一片譁然。
“國家大事,豈能如此兒戲?”
“木已成舟,這卻如何是好!”
“北境平原,無險可守,對戰北莽鐵騎?怎能成功啊!”
“太子守住京師,全賴堅城之故,他現在是飄了,竟然與北莽蠻子野外決戰!”
“半壁江山,凶多吉少”
皇子和大臣們都是一片哀嘆。
太子魯莽,大涼北境肯定是保不住了。北莽蠻子野心勃勃,佔據京師涼州,還不滿足。揮師南下,是遲早的事情。
壽春雖然位於淮南,河道縱橫,卻也不是絕對安全。
一時間,眾人的心裡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
“林樞密使,你意下如何?”
涼帝皺著眉頭,詢問樞密使兼兵部尚書林青的意見。
“這個遷都大事,不能草率可是北境勝敗未定,遷都恐失民心!”
林青本就是牆頭草,缺乏主見。被涼帝這麼一問,頓時吞吞吐吐,神色惶恐。
“哼,事到臨頭,一個主意也拿不出來,非社稷之臣也!”
涼帝不耐煩的呵斥道。
二皇子秦睿出列,沖涼帝拱手行禮:“父皇,您乃我大涼帝國的主心骨、擎天柱!只要父皇平安,江山可保無恙!況且江南富庶,遷都之事,兒臣認為可行!”
涼帝聽了,臉上流露出欣慰的神色。
老二雖然毛病不少,卻把父親的安危看的很重,是個孝順兒子。
三皇子秦瀟擅長察言觀色,早就看出了涼帝的想法,趕忙出列道:“父皇,聽童謠有云:北面一個涼,南面一個涼,鹿走入金陵,方可無斯難。京師涼州被戰火摧殘,十室九空,早就不適合當大涼國都了,只有遷都江南,一可保住大涼江山社稷,二可令父皇高枕無憂。”
“我兒所言極是!”
涼帝滿意的捋捋鬍鬚。
不少臣子早就猜出了涼帝的意思,七嘴八舌,支援遷都。
“陛下不可!”
忽然,群臣中傳出一個不和諧的聲音。
眾人定睛看去,那人一身官袍,年紀不大,一臉迂腐之色,卻是觀文殿大學士陳泰。
“陳學士,有何見解?”
涼帝語氣不善。
“陛下,太子天縱奇才,文韜武略。拱衛京師,多有功勳,焉知他不能在約戰中擊敗莫薩爾王子?若是太子獲勝,便能光復大涼北境,還於舊都,何必遷都?”
陳學士侃侃而談。
眾臣聽了,手上都捏了一把冷汗。
涼帝對太子不滿,大家都是心知肚明。這位陳學士迂腐不堪,一個勁的鼓吹太子“天縱奇才,文韜武略”,豈不是動了涼帝的逆鱗?
二皇子秦睿指著陳學士,厲聲喝道:“你這腐儒,難道準備跟李慕白這賊子一道,拋棄陛下,去侍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