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情節推演2(第1/2 頁)
安知遠一口氣說完,拿起茶杯,喝了兩口茶,說道:“這就是結合歷史事實,我推演出來的翼王大渡河寶藏埋藏情景,你們權當故事來聽吧。這後面的故事,就請老顧來續說吧!”
“老安講得精彩,情節也合理”,顧千峰正聽得津津有味,意猶未盡,看了看羅青陽和顧尋雁期盼的眼神,思忖了一會兒,開口說道:“行,那我就有樣學樣,也根據歷史事實,合理腦補,狗尾續貂一番後續故事情節。”
顧千峰摸了一把頜下鬍鬚,慢條斯理地說道:“那翼王心腹探子懷揣著《古佛圖》和藏寶詩圖,不敢逗留川地,便連夜沿著長江而下,一路漂泊到了東州,才隱姓埋名定居下來,等待時機再向太平天國獻出寶藏。
無奈,一年後,即清同治三年,也就是公元1864年7月,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南京城陷落,當年年底,太平軍餘部也被全部剿滅。
那翼王心腹探子也是忠義之士,聞聽天京陷落,猶如晴空霹靂,自知太平天國式微,起復寶藏希望渺茫。
探子便花重金請來能工巧匠,趕製了帶有機關的紫檀鏡框,再隨意買了幅古畫裝在紫檀鏡框裡。隨後,小心翼翼地將藏寶詩圖放進紫檀鏡框機關之內,又摺疊好金農《古佛圖》放入紫檀鏡框背板與古畫之間。
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太平天國運動最終銷聲匿跡,再無波瀾。那翼王心腹探子在漫漫等待中,娶妻生子,消磨時光,慢慢老去。
但他對翼王石達開大渡河寶藏始終三緘其口,密不透風,臨終之際也只是再三囑咐後代,一定保管好那幅紫檀鏡框和裡面的《古佛圖》,不得變賣,不得遺失。
探子後人代代相傳,傳承守護著祖先遺訓。時間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場聲勢浩大的‘破四舊’運動席捲了神州大地,探子後人心思活絡,暗施巧計,買了一副毛主席畫像替換了紫檀鏡框裡面的古畫,將偉人畫像擋在了金農《古佛圖》前面,確保了《古佛圖》和藏寶詩圖有驚無險,暫時躲過了那次劫難。
豈料,那場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接踵而來,稍有積蓄的探子後人儘管一直低調做人,但最終還是因故被抄了家。那幅夾帶金農《古佛圖》的紫檀鏡框毛主席畫像,也被沒收送到國營文物商店重新出售。
絡腮鬍祖上有幸以5元人民幣將這幅偉人畫像請回家中。出於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崇敬和愛護,絡腮鬍一家將偉人畫像恭敬高懸,從來沒有拆開清理過。最後,絡腮鬍因老房子拆遷,將紫檀鏡框毛主席畫像拿到古玩城,賣給了小羅。”
“這邊金農《古佛圖》和藏寶詩圖的流傳暫告一段落”,顧千峰說到此處,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我再說說那邊翼王石達開大渡河寶藏情況。翼王石達開兵敗大渡河被俘以後,曾透露出‘面水靠山,寶藏其間’八字隱語,但其中意思無人能破,引得無數人覬覦,紛紛前去尋寶,結果都是空手而歸。
抗戰時期,國民黨四川省主席劉湘秘密調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在大渡河紫打地高升店後山坡下,鑿山壁而入,找到3個洞穴,每穴門均砌石條,以三合土封固。挖開其中兩穴,裡面僅有零星的金玉和殘缺兵器。
當劉湘開始挖掘第三大穴時,被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偵知。蔣介石立即派遣古生物兼人類學家馬長肅博士率領‘川康邊區古生物考察團’前去幹涉,並由‘故宮古物保護委員會’名義電告禁止挖掘。
不久,劉湘奉命率部出川抗日,挖掘寶藏之事被迫中止。但根據研究人員赴現場考查後判斷:該三大洞穴所在地區和修築程度,並不像太平軍被圍困時倉促所建。
翼王石達開大渡河寶藏,就這麼一直被人們傳說著,也有人一直在努力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這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謎團和懸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