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北宋科技雙星:畢昇與沈括(第1/4 頁)
在領略了范仲淹憂國憂民的改革新政以及那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之後,讓我們將目光轉向另一個偉大的創舉。
我國古代有四大發明,而在這個時期,活字印刷術應運而生。發明它的人雖沒有范仲淹那般的政治高位,卻以自己的智慧和執著,在文化傳播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
他就是畢昇,一位普通卻又不平凡的工匠。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畢昇的世界,探尋活字印刷術誕生的傳奇歷程。
北宋年間,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公元 970 年,畢昇呱呱墜地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
童年的畢昇,生活清苦卻充滿了好奇與幻想。每當看到村裡的先生拿著書本,為孩子們講述著古老的故事和深邃的智慧,他那明亮的眼睛裡便閃爍著渴望的光芒。
貧困的家境如同沉重的枷鎖,無情地剝奪了他進入學堂的機會。只能在田間辛勤勞作的間隙,他偷偷跑到學堂外,側耳傾聽那知識的妙音,用心靈捕捉著每一個字元的神韻。
稍大一些,畢昇便開始幫著父母在田間揮汗如雨,可他心中對知識的嚮往卻像燃燒的火焰,越燒越旺。
每當夜幕悄然降臨,他總會藉著那如豆的微弱燭光,用樹枝在地上認真地比劃著白天偷偷學到的文字,彷彿每一筆每一劃都承載著他對未來的憧憬。
少年時期的畢昇,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懷著對文字的熱愛,來到了鎮上的一家印刷工坊當學徒。
工坊裡瀰漫著的墨香和紙張的氣息,讓他沉醉其中。那一塊塊雕版上精美的文字,既讓他驚歎不已,同時也讓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傳統雕版印刷術背後隱藏的巨大弊端。
“師傅,這雕版刻起來費時費力,萬一刻錯一個字,整塊板子就廢了,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畢昇常常皺著眉頭,一臉困惑地問師父。
師傅總是無奈地搖搖頭說:“孩子,咱們一直都是這麼做的,哪有什麼別的辦法。”
但畢昇心中的疑問卻像一顆頑強的種子,在黑暗的土壤裡拼命地生根發芽。他望著那些堆積如山的雕版,心中暗暗思忖:“這麼多的板子,只為了印幾本書,太浪費了!而且一旦需要修改內容,又得重新雕刻,這得耗費多少人力和物力啊!”每當想到這些,他就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奈和不甘。
時光匆匆,畢昇步入了中年。歲月的磨礪讓他在印刷工坊裡成為了技藝嫻熟的工匠,可他對印刷術的思考從未有片刻的停歇。
在生活中,畢昇有一位溫柔賢淑的妻子。每當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妻子總是會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羹,關切地說:“夫君,今日辛苦了。” 畢昇會和妻子分享在工坊裡的所見所聞,妻子總是靜靜地聆聽,眼中滿是理解和支援。
一天,畢昇像往常一樣在工坊裡忙碌,當他看到新刻好的一摞雕版時,心中突然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動:“如果每個字都能單獨製作,需要的時候再組合起來,不是能省去很多麻煩嗎?”
這個大膽的想法猶如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他的內心。然而,要將這個想法變為現實,道路卻充滿了荊棘與坎坷。
他首先嚐試用木頭來製作活字,精心挑選木材,仔細雕刻、打磨。可是,木頭容易吸水膨脹,導致印刷出來的字跡模糊不清,排版也變得參差不齊。這個失敗讓畢昇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
“難道真的不行嗎?”他在無數個夜晚輾轉反側,心中的信念開始有些動搖。
妻子察覺到了他的低落,輕輕握住他的手說:“夫君,我相信你,你一直都是那麼聰明能幹,這一點小挫折算什麼,咱們再想想辦法。”
就在他感到迷茫和絕望的時候,妻子的鼓勵如同春風拂面。“夫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不要放棄。”妻子溫柔而堅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