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4(第1/2 頁)
用和離的法子保下那幾個小賤種?
難道是這死老頭子在外面得罪了人?人家才拐了她的幾個小孫兒?’
馬伕人躺在床上,思索著這件事的不合常理之處。
按馬修禮的性子,不說允兒子和離了,就是抬平妻都不會允。
更別說他還是禮部尚書,當朝禮儀之典範,怎可自己帶頭做這等不合禮法之事?
馬伕人越想越覺得自己猜中了真相,越是覺得自己猜中了真相,就越不會按馬修禮的要求做事。
只不過,這些事情她都不會讓馬修禮知曉。
既然自己嫡親的孫兒是被馬修禮的對頭拐走了,那她拿庶孫去換呢?或許還能救回那幾個嫡孫也說不一定。
想好之後,馬伕人立馬就讓人去叫庶長媳來給她侍疾。
同一時間,馬如裕也被叫去了書房。
兩邊的談話內容基本一致,馬伕人這人在庶子庶媳面前向來會做好人。
因此,馬如裕夫婦對她比對馬如裕還要信任。
她編了一個藉口說馬府遇著難事了,為保幾個孫兒平安才不得不讓她們和離,和離是假,之後發生的事情也當不得真。
等這個難事過了,馬府會再接她們母子幾人回府。
馬如裕媳婦一聽,婆婆這是為她和孩子好啊。
感動的涕淚橫流不說,還主動提出為免公公看出破綻,府裡的嫁妝只帶空箱子走,外面的鋪子莊子還在她名下她就先管著。
馬伕人簡直對這個庶子媳婦滿意的不得了。
幾個庶孫跟著出府,她才好下手,中公的那些銀錢從此以後也全都是她的了。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馬如裕那邊,馬修禮說的與馬伕人大差不差,事情還未確定他也不敢多說,生怕說多了傳出去就是自尋死路。
如此這般一番,馬如裕夫婦次日就去衙門和離了。
馬修禮親眼看著長媳帶著幾個孫子孫女和嫁妝離開馬府,他的心才裝進了肚子裡。
馬如裕和離,周管家第一時間告訴了周夫人,等馬伕人再找媒人上門的時候,周夫人就鬆口了。
兩家的親事定在了二月初六。
若非本朝講究正月不能成親,馬修禮恨不得過了正月十五便給自家庶長子辦喜事。
正月十五,滿朝文武休沐一日,閤家團圓。
夜裡皇家會舉行燈會,並由永平帝或楚承奕親自上城北望天樓,帶著文武百官和百姓一起祭祀天神。
輔國公於守忠也在這一日回京。
他去執行清繳私兵的差事本就是機密,所以也就沒有得勝歸來,搬師回朝的那般風光。
只自己帶著一隊親信低調的先回了趟輔國公府,換洗過後就入宮去與永平帝回稟這趟差事的具體情況。
永平帝早已收到輔國公傳回的密信,上望天樓祭祀天神的事情便交給楚承奕夫婦,他自己則專程在安仁宮等著輔國公。
“皇上,那批私兵共計四萬八千六百一十二人,其中有一萬五千三百人為荊州難民,餘下的人來歷也都查清楚了。
而且果真與您所猜測的那般,並非全是我盛安國人。”
這事在密信中說不清楚,於守忠當著永平帝的面說到此事時,也是面色凝重。
若非要查清那些人的來歷,他也不至於清繳個四五萬人的私兵就用了這般久的時間。
“哦?並非盛安國人,那他們的身份呢?可有查清?”
永平帝聽了這話,也擰著眉頭,這一點那書中倒是並未提到。
“回皇上的話,共有三百赤靈國人,其中有一百人是暗衛,餘下二百人都是細作。”
於守忠將查出來的驚人結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