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敵人搶島,管還是不管(第1/2 頁)
林晚夏點頭又搖頭,“沒有太好的辦法,不過思來想去大概可行。”
受技術限制,現在的運輸車條件有限。
畢竟在工資四五十的83年,一臺冰箱就能要兩千多塊。
如果把運輸用的廂貨車改成移動冰箱,不管技術還是錢都支撐不起。
林晚夏簡單說了下自己的意思。
首先需要廂貨車和一個經常走南串北的老司機。
因為這樣的司機少走彎路,能節省部分時間。
然後需要大量的冰塊。
“我會一個製冰的方法,能用簡單的材料迴圈制冰。
所以可以一邊製冰一邊跑。這樣的話,基本上能達成冷鮮的要求。”
如果冷藏貨車準備好,剩下的還需要一個瞭解北方市場的人。
像剛才雷彥軍說的那樣,京城有就近的海邊城市。
人家運過去比他們成本低的多。
“不只是調查北方市場的空缺,還要打探出附近海城能供應的海貨種類。”
常見的海貨,像海帶海藻部分魚類,都是你有我也有。
可還有一部分是地域特產。
四大海域特色各不相同。
有些盛產淡海魚類,有些盛產刺參海膽,還有盛產對蝦、黃魚等。
就拿帶魚來說,不同海域的帶魚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需要一個人北上,去做細細的市場調研。
雷彥軍聽懂了,立馬錶態:“我把手裡的活安排一下就北上。等你再出海回來我一定給你個章程。”
合作這麼多次,雷彥軍辦事林晚夏很是放心,只囑咐了一句:“我說的內陸是所有非沿海的城市,不只是有北上。”
雷彥軍先是一愣隨即眼睛一亮,朝林晚夏豎起拇指。
還得是她,格局就是大。
“可是……”雷彥軍也想到一個問題,“假如……我是說假如,我們要真有本事開啟內陸市場,貨供不上怎麼辦?”
不是每個漁民都能像林晚夏這樣從來不空船回來。
事實上很多漁船出海經常空船回來。
近海的還好些,今天撈不到可以明天,明天撈不到可以後天。
哪怕他們一起去246海域,也有空船回來的時候。
尤其是淡季。
能捕到魚的船才是少數,大部分要空跑。
要不然一趟賺四五百,三四百,漁村人人都是萬元戶哪裡還有窮人一說?
就因為很多時候空船,成本增加,一年到頭才賺不到幾個錢。
漁民賺不到錢,商販們也賺不到。
如果費心費時費錢開啟內陸市場,回頭海鮮供應不上,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林晚夏既然開口,自然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我打算弄海產品養殖。你放心,就是246海域也有禁漁期都不會斷了供應。”
雷彥軍不知道說什麼,只是朝林晚夏豎起拇指。
跟林晚夏合作,從來都這麼妥帖。
***
林晚夏又出海了。
出海前沒能見到江肆年。
有些遺憾也有點慶幸。
遺憾的是沒見到江肆年。
慶幸的是幸虧江肆年沒在,否則還得處理婆媳矛盾。
林晚夏依舊在刷地圖。
船長們再沒有人質疑。
他們都是老漁民,出海數年。
深知次次滿載而歸意味著什麼。
如果……
如果所有人再次滿載而歸,說聲奇蹟都不為過。
按照這個速度,今年所有的船長都能成為萬元戶。
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