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算計(第1/2 頁)
在島城,往往城裡的房子會比農村的小很多。
城裡多數是福利分房,而村裡是自建房。
金家算是特例。
在社會動盪之前的金家是獨門獨院。
後來金家也特別識實務的交出了金礦。
金家原來的院子被劃成了金礦職工的家屬院,金家自然也分了一套房子,他們想方設法還是住在原地。
再後來,平房成了樓房。
不知道金家怎麼運作的,他家還是在原地,要了個帶院的一樓。
沒幾年,又想方設法把隔壁和隔壁的二樓也變成了自己的。
金老爺子住一樓,金守財一家住二樓。
相當於家屬院裡,有套隱藏別墅一樣。
宴席就是在一樓的院子裡擺的。
這二合一的院子確實寬敞,擺下十幾桌。
然後隔壁院子也被徵用,一邊五桌。
二樓打成的大平層裡也擺了七八桌。
掌勺的廚師只能在門外的路上張羅飯菜。
負責收記禮金的會計和出納就坐在門邊。
在島城,作為孃家人的送親,一般都算是主賓,由男方同等地位關係的親戚作陪。
就比如林晚夏是姐姐江肆年是姐夫,那就應該金學坤的姐姐姐夫作陪。
可,沒有。
甚至都沒有人來安排林晚夏入座。
還好星星早早選了個位置吃糖果順便休息。
本來林晚夏想的是,一會兒跟著安排的人再換桌。
沒想到一直到開席也沒人來請她。
不光她,林瑤瑤這邊的孃家人都沒人安排,包括朱巧雲和林根生。
好在朱巧雲那桌坐都是她跟她孃家人,也算自在。
林晚夏這桌就有點“魚龍混雜”,有林瑤瑤這邊的客人也有金家的客人。
林瑤瑤這邊有奶奶家得親戚也有姥姥家得親戚,金學坤也一樣。
以至於一桌八個大人除了自己得同伴誰也不認識誰,只能跟自己人說話。
其中一個四五十歲的婦女開口:“這金守財越來越摳了,看看這席面,像什麼樣子?”
她的同伴道:“哪是守財摳?摳的不一直是金老爺子?”
“是誰也不能這麼寒酸。薛坤娶媳婦兒就是金家最大的事。可這席面還不如村裡人家辦婚事。”
82年島城人家宴請客人用來裝菜的多數是碗,四葷四素俗稱八大碗。
一般葷菜是指雞魚肉丸子之類,金家這席面上也有。
但是雞,像是雞架,一碗雞湯裡挑不出一塊肉。
魚小的剛沒過碗底。
丸子做湯,零零散散的飄在面上,一眼就能數過來有幾個。
素菜是真素,半點不見葷腥。
更讓人無語的是,哪怕是素菜也只是鬆鬆散散的鋪在碗底。
一筷子下去就能少三分之一。
八十年代的人還樸實要面子,沒有搶席摟席的習慣。
相反,人人都自覺,只夾自己這邊的菜,生怕別人覺自己沒教養。
一桌子菜,質量不行,量也少,誰也別想吃飽。
大家誰都有怨言,只是看在金家辦婚事的面上不好說出口。
多數人要面子,或者關係不夠親近的不好說,可總有些人輩分夠,關係也夠硬。
就像林晚夏他們桌上這兩位,直言不諱。
“是啊!孫子結婚還摳摳搜搜的也就老金幹得出來。咱們這些人是來隨禮給他送錢的又不是來白吃白喝的。”
“嗯,金老爺子這事是做的不地道,不過我聽說那新媳婦兒一家也不值得好好待客。我聽說新娘懷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