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鄉試開考(第1/4 頁)
火鍋和玻璃這兩種東西在眾多聽說書的聽眾中都有些名氣,尤其是玻璃,就算有不知道的,聽其他了解的人一通解釋也都知道了。
倒是眼鏡鮮少有人聽過,應該說除了拿到實物的謝父幾人和宋家一夥人,這個時代暫且還沒人知道。
眾人都以為眼鏡是故事中虛擬建構出來的事物,卻沒想到楊先生在之後的講述之中提了一嘴五華大街右拐處的眼鏡鋪子,這可把眾人驚了一跳。
五華大街是衢州中心城區的一條大道,楊先生還是第一次在故事中提到真實地名,難道說真有這麼一家眼鏡鋪?
不過這個疑惑很快便得到了答案,謝淮安開眼鏡鋪子的當日叫了舞獅隊在城裡吹拉彈唱了一整天,就算再避世的人也都知曉原來是有眼鏡鋪要開業了。
若是此時去街上隨便拉一個過路人問什麼是眼鏡,那大機率會收到他“你怎麼這麼孤陋寡聞”的目光,要知道現如今衢州城最火熱的話本中便有這個物件。
你要是不知道什麼是眼鏡,那豈不是說明你連這故事都沒聽過或者故事合成的話本都沒看過,豈不是說明你就是孤陋寡聞之人?
由此可見,宋群青這話本寫的有多吸引大揚朝的百姓。
就算是他自己,都沒料想到一個放在某點都過時了的廢柴逆襲流故事,居然能紅遍整個衢州,甚至還有向整個上陽府擴散的趨勢。
雖說這故事已經紅得發紫,但這故事是宋群青以讓說書先生講述為代價免費給他們的。
現如今書鋪老闆們見這故事受人歡迎,便立馬去說書先生那兒打探訊息,想要買下這個故事。
但卻從各位說書先生那兒得知這故事的主人是個叫佚名的人,故事是免費給他們的。
這下子書鋪老闆們可激動壞了,免費的故事不出白不出,一個接一個開始大量出版。
因而即使話本出版宋群青能得到一定的收益,但他具體能獲得多少錢還得看書鋪老闆的良心。
不過宋群青並不在意這一點,他寫這個故事的主要目的已經達成,至於第一冊能不能賺到錢對他沒差。
還有就是畢竟他是原作者,故事的後續發展還要靠他,若是那些書鋪老闆目光長遠些,必定不會少了他的那份錢。
眼鏡鋪子和酒樓陸續開業,受最熱話本的影響,酒樓如今是人滿為患。
新奇美味的火鍋、周到的服務以及親民的價格讓宋家酒樓一躍成為了衢州最炙手可熱的酒樓,惹得不少人眼紅。
但打探清楚了宋家酒樓的主人是謝家雙婿,不少人都頗為忌憚,打消了要針對宋家酒樓的想法,生怕自己偷雞不成蝕把米。
宋家酒樓生意紅火,眼鏡鋪也不遑多讓。
雖說眼鏡定製價格並不便宜,但奈何好奇心旺盛之人實在太多了,就算不買,逛逛鋪子體驗一把眼鏡神奇之處的也大有人在。
更何況古代近視的人並不在少數,體驗過眼鏡後又覺得價格可以接受,便會選擇購買一副,但願意買的人並不算多。
畢竟一副配置好的眼鏡價格高達五兩銀子,這可是普通百姓家兩個月的收入,因而來購買的基本上是不差錢的主兒。
有的還想一下子全屯上個好幾副,卻被小二勸說這眼鏡損壞是會隨著時間增加的,一次買好幾副怕是以後都用不了,這些富貴人家才打消了一次性買好幾副的主意。
除了富貴人家,還有些書生試用了眼鏡便捨不得放下,湊了銀子連忙趕來買了一副自己適合的。
對比下來,雖說眼鏡鋪子購買的人遠不如酒樓,但奈何眼鏡單價高,一天下來的純利潤倒是和酒樓半天的收益差不太多。
宋家酒樓如今名聲正盛,從清河縣出來的書生一看便知這是宋群青的手筆,孫韶華和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