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四個世界兩分飽(三十)(第1/2 頁)
夏日草原上傍晚的風,涼爽宜人,是來自大自然的恩賜,讓人心情愉悅,正是出門的好時機。
蔣天莘出門轉了一圈,不僅順利地買到了新鮮的羊肉。
前往小賣鋪的路上經過了村裡的各家各戶,曾經找過她看病,或者沒有找她看過病的人們,都熱情地從自家院子裡薅出一把新鮮的蔬菜,塞進她手中的籃子裡。
大娘和嫂子們的目光充滿熱切,言語間滿是真摯的感激之情。
蔣天莘極力婉拒,她們仍執意將食物塞給她,真摯的邀請她有空去家裡做客。
回到小院,蔣天莘不禁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情景。
那時的她人緣極佳,周圍都是友善又熱心的鄰居和長輩們。
尤其十二歲之前,她被友善和溫暖包圍著。
家門口街上的小夥伴們,總是對她特別好,無論玩什麼遊戲,便特意來家裡叫上她一同參與。
直到家裡出事被打壓,這種熱情逐漸冷卻,人際關係也變得冷淡。
漫長孤寂的四年,她學會了釋然,不再抱怨和怨恨,選擇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蔣天莘後來想著,人情冷暖,早早體驗到,總比老了再面對好得多。
現在還年輕,擁有大把時間去適應和改變。
她心裡清楚,別人沒有義務冒著被牽連的風險,繼續與蔣家保持來往。
曾經一起玩鬧的小孩子,大多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惡意,卻能輕易地口出惡言,蔣天莘懂,也看過很多。
所以她選擇無視他們的言語打擊,也從不去在意。
至於幾個和她關係較好、性格相投的朋友,更是因為年紀尚小,無法自主決定自己的行動,只能聽從家裡大人的命令,乖乖待在家裡。
無論是親情還是友情,都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去維護。
長時間不聯絡,即使曾經感情再好,也會逐漸變得陌生。
蔣天莘深吸一口冷空氣,鼻子有些發涼,用袖子擦了下眼睛。
穿上圍裙,打水、洗菜、切肉,準備晚餐。
衛生所搬遷到的新院子面積相當寬敞,中央的房屋被用作工作場所。
前屋大約有三十多平方米大小,裡面放置了一張矮小的櫃檯,整面牆壁則配備了大型的藥櫃。
後屋透過一道簾子與前屋分隔開來,設有兩張行軍床。
專為病情較重、行動不便或需要接受注射或靜脈輸液的患者準備。
床位方便了他們的治療恢復和休息。
正房左側額外增建了一間二十平方米左右的磚房,房間內設定了火炕和土灶,供她日常休息使用。
右側是一個倉房,內部空間比中間屋子略大一些。裡面擺放著五層的四排木架子,用於晾曬和收購草藥。
整個院子呈四方形,長和寬都約為十米左右。
院子中的空地在早春時期由大隊長開墾出來,現在已經長出了鬱鬱蔥蔥的應季蔬菜。
隔壁是紅旗大隊的大隊辦公室,使得整個環境的安全性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蔣天莘心裡很清楚,這個地方將會成為她未來七年裡,偶爾回到村子時的工作地點,而且幾乎不可能會有什麼變動。
就在這時,錢知青回來了,還帶著剛回村不久、顯得有些風塵僕僕的趙知青。
趙知青抱著一個大包袱走進來,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上掛著憨厚的笑容:“這是奶奶和天屹讓我給你帶回來的。”
蔣天莘接過沉甸甸的大包袱,輕輕地放在小房間的炕上。
對他們說:“咱們先吃飯吧。”
說話間,她側過頭,發現兩個蒙族姑娘,已經走進了院子。
晚餐十分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