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戰略性武器的發展(第1/2 頁)
飛機進入國境後接到指示在西郊機場降落,李文龍已經提前和江老彙報了。
飛機穩穩地降落,幾十輛卡車和上百名軍人速度靠近,卡車上下來幾十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手雙手帶著白手套馬上進飛機,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個箱子裝車。
“你小子做了一件大好事了,我肯定為你請功,哈哈哈。”江老和一個老者走過來。
“非常感謝李先生對國家的貢獻,我們一定會好好保管'這些文物,讓它們重見天日,讓國人欣賞它們的歷史和光彩。”江老介紹這位是國家博物館的館長。
“這是我應該做的。”李文龍謙虛地說。
李文龍用眼睛眯了一下江老,江老立刻拉著李文龍到一邊。
“還有什麼好事嗎?”
”我前段時間去了蘇國一趟,他們給我一些東西可能有用。”
江老眼睛一亮,一揮手,三輛紅旗轎車開了過來。拉著李文龍就上了中間一輛車。三輛紅旗飛馳離開。
車上江老不停打電話,連打了幾十個電話,電話都沒電了。
一個小時後駛進一個戒備森嚴的大院,下車正準備點菸吸兩口,一輛輛汽車飛馳著進入大院停在李文龍身邊,氣得李文龍差點罵人。急剎車,揚起不少灰塵,搞得李文龍煙都抽不了。
“快走啊,呆在這幹嘛?”上次見過的中科院幾名院士認識李文龍,拉著手就要進去大樓。
真是一幫為國為民的老專家學者啊!大半夜一個電話就從床上起來,氣喘吁吁的跑來了。
進入一個會議室,十幾名院士和專家,還有十幾個肩膀上兩三顆星的將軍坐下後,李文龍拿出幾個硬碟安裝在電腦裡,開啟投影。
電磁脈衝武器的相關理論早在1925年就由漂亮國物理學家康頓提出,又稱為康頓效應。但是這種武器並不是人類刻意研製的,而是在蘇國和漂亮國所進行的氫彈引爆試驗中無意發現的。冷戰開始後,兩國相繼集中力量發展核武器,在實驗中,兩國研究人員同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核爆後,周圍一定範圍內的電磁元器件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受到損壞。受此現象啟發,世界軍事強國認識到電磁脈衝在軍事上的巨大價值,從而逐步開始研發電磁脈衝武器。
電磁脈衝武器大致可以分為3類,分別是高空核爆電磁脈衝武器(hEmp);超寬頻( Uwb) 電磁脈衝武器;高功率微波( hpm) 武器。由爆炸驅動的電磁脈衝武器,又分為核致電磁脈衝武器和非核致電磁脈衝武器,但核致電磁脈衝武器存在放射性汙染、破壞力巨大等核武器固有的弊端。因此,沒有核汙染,又擁有威力巨大的電磁脈衝攻擊能力的非核致電磁脈衝武器、得到重點發展,通常大家所說的電磁脈衝武器指的就是非核致電磁脈衝武器。20世紀80年代後期,漂亮國軍方研製出利用常規彈藥爆炸產生高功率電磁脈衝的方法。隨後,在戰場可影響區域性區域的非核致電磁脈衝武器也相繼問世。
電磁脈衝武器作為一種在未來戰爭中可能改變戰爭規則的新概念武器。
電磁脈衝炸彈,利用一股帶電荷的光子射擊一堆低原子序數原子,導致原子釋放電子。這些電子會受到磁場的作用,進一步產生瞬間電磁輻射。這個實驗所產生的現象叫康普頓效應。後來,隨著蘇國和漂亮國相繼進行核試驗,證明了康頓效應所產生的巨大的破壞力,電磁脈衝武器因此而誕生。
此後,兩國氫彈核試驗又將這種武器的研製向前推進了一步。1961年10月30日,蘇國在北極圈內的新地島引爆了一顆當量達到5000萬噸的氫彈——“沙皇”炸彈。核武引爆實驗,導致新地島周邊數千公里的雷達系統和電子通訊線路全部癱瘓。
無獨有偶,兩年後,1963年7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