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同休之日的心靈慰藉(第1/2 頁)
又過了幾天,命運似乎格外眷顧劉時晴、劉雪雪、李林一和安蘇瑤,讓他們再次在同一天迎來了寶貴的休息時光。
前一天晚上四人群資訊說是同一天休息,商量決定計劃是去城牆旅遊,坐公交車去回民餐飲店吃燒烤。
清晨的陽光柔和地灑在大地上,四人在約定的地點碰面,彼此的臉上都洋溢著期待的笑容。他們乘坐著公交車,一路上歡聲笑語,很快便抵達了長安城牆的腳下。
站在城牆前,那高大而厚重的牆體彷彿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滄桑。劉時晴仰頭望著城牆,不禁感嘆道:“這城牆歷經歲月的洗禮,卻依然屹立不倒,見證了無數的風雲變幻。”
劉雪雪接話道:“是啊,據說這城牆始建於隋唐時期,經過多次修繕和擴建,才形成了如今的規模。”
李林一若有所思地說:“它不僅是一道防禦工事,更是古代城市規劃和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
安蘇瑤也發表著自己的見解:“從這城牆,我們可以想象到當年的長安是何等的繁華,車水馬龍,商貿繁榮。”
劉時晴沿著城牆漫步,手指輕輕觸控著那粗糙的磚石,說道:“這每一塊磚石都彷彿有著自己的故事,它們見證了朝代的更迭,也見證了百姓的悲歡離合。”
劉雪雪望著遠處,說道:“而且這城牆在古代還起著重要的軍事作用,抵禦外敵入侵,保衛一方平安。”
李林一感慨道:“如今,它雖然已不再具有軍事功能,但卻成為了我們追溯歷史、感受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安蘇瑤微笑著說:“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歷史遺蹟,我們才能更加真切地瞭解過去,珍惜現在。”
他們一邊沿著城牆漫步,一邊交流著對城牆歷史、文化和建築價值的感悟。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彷彿將他們帶回了那個遙遠的時代。
不知不覺,已近中午,四人雖有些疲憊,但內心卻充滿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這座城牆的深深眷戀。他們在城牆下的陰涼處稍作休息,繼續暢談著關於城牆的種種話題,彷彿要將這千年的故事一一解讀。
遊畢城牆,他們搭乘公交車,前往一家知名的回民餐飲店。踏入店中,濃郁的民族風情撲面而來,店內嚴格遵循回族的飲食習俗,沒有豬肉的蹤影,所有的服務人員,包括服務員、傳菜員以及後廚人員,皆是回族同胞,他們熱情周到,讓人如沐春風。
劉時晴對著安蘇瑤說:\"安蘇瑤,這下是不是可以放心吃了?\"
安蘇瑤點點頭說:\"是的,劉時晴,我和他們是同族,這下可以炫吃嘍。\"
然後找了四人桌,點了燒烤類,飲料類遞給服務員。
不多時,美味的燒烤陸續上桌,香氣撲鼻。四人圍坐,開始大快朵頤,與此同時,聊天的氛圍也逐漸熱烈起來。
劉時晴放下手中的烤串,率先開啟了工作吐槽的話匣子:“哎,我在火鍋前廳工作,每日面對眾多顧客,需時刻保持微笑與耐心。然而,並非每位客人都通情達理,有的客人會因為鍋底的口味、食材的新鮮度或是服務的細微瑕疵而大發雷霆,無論對錯,我們都只能賠禮道歉,好生安撫。有時,同事之間還會因為工作的分配不均或是責任的歸屬問題產生矛盾,這讓工作環境變得頗為複雜。”
李林一聽罷,也深有感觸地說道:“我也很煩的,話這麼說是我所在的快餐店,工作節奏極快。高峰時段,顧客如潮,點餐聲、催單聲此起彼伏,讓人應接不暇。而且,店裡的規章制度極為嚴格,稍有差錯,便會受到嚴厲的批評甚至扣罰工資。更讓人頭疼的是,個別顧客會故意刁難,對菜品和服務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劉雪雪緊接著說道:“我工作的快餐店與李林一的不同,但煩惱卻相似。李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