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偷襲蜀軍,遭受重創(第1/3 頁)
新安地處中原腹地,位於東都洛邑與西京長安之間,是連線東西兩都的重要通道,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使得新安在歷史上多次成為軍事衝突和戰略部署的焦點。
新安四周被山脈和河流環繞。北部和西部分佈著連綿起伏的崤山山脈,山勢陡峭,岩石裸露,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光。這些山峰高聳入雲,雲霧繚繞其間,給人一種神秘而壯觀的感覺。山間的峽谷幽深險峻,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見底。這裡的山水相依,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崤山山脈的存在不僅為當地提供了壯麗的自然景觀,還成為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和防禦優勢。在古代,這裡曾是軍事要地,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
流經新安的河流谷水(又稱榖水),自西向東流經陝縣、澠池、義馬、新安進入魏都,成為重要的水運通道,不僅為當地農業灌溉提供了便利,也是軍事補給和人員調動的關鍵路徑。
九月的新安,秋風蕭瑟,落葉紛飛,天空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陰雲,彷彿預示著不祥。
魏帝與其文武大臣,身著染塵的戰袍,面容凝重。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對失敗的不甘,也有對未來的憂慮。
魏帝端坐於中軍大帳之中,眉宇間難掩疲憊與憂慮。四周是忙碌而有序的侍從與衛士,但空氣中瀰漫的卻是難以言喻的沉寂與壓抑。
丞相衛臻站在一側,沉默不語,心中卻在盤算著下一步的應對策略。
太尉曹爽,深深感受到此次敗退至新安,不僅是軍事上的失利,更是對魏國士氣的一次重大打擊。他需要儘快穩定軍心,尋找轉機。
其他文武大臣或低頭沉思,或相互交換著憂慮的目光。文臣們思考著如何籌措糧草,以解燃眉之急;武將們則想著如何重整旗鼓,再戰沙場。
魏帝輕嘆一聲,打破了帳內的沉寂,他的聲音雖顯疲憊,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諸位愛卿,我魏國自高祖創立以來,歷經風雨,未曾言敗。今日之困境,雖看似艱難,但我等豈能輕言放棄?”
太尉曹爽上前一步,躬身行禮,沉聲道:“陛下所言極是,兵法雲:‘勝敗乃兵家常事。’我魏國將士,皆是忠勇之士,只要陛下振臂一呼,定能重振士氣,再圖大業。眼下,我軍雖暫處劣勢,但士氣猶在,兵力尚存。我等需先穩定軍心,籌措糧草,再尋機反擊。”
丞相衛臻接過話茬,眉頭緊鎖:“太尉所言極是,但糧草之事,實為當務之急。連連征戰,國庫已空,民間亦疲憊不堪。我等需即刻頒佈法令,號召百姓捐糧,同時加強防禦,防止敵軍趁虛而入。”
“丞相所言有理。”魏帝點頭表示贊同,“除此之外,還需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尋求盟友支援,共同抵禦外敵。我魏國雖處困境,但若能聯合四方,定能轉危為安。”
驃騎將軍趙儼提議道:“陛下,末將以為,我們可在此地修整兵馬,同時派出細作,潛入敵後,探查魏蜀邊境的虛實。蜀軍剛佔領義馬,我軍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或可收復失地,重振軍威。”
右將軍夏侯霸挺身而出,聲音洪亮:“陛下,末將願領兵出戰,以解我軍之圍。只要陛下一聲令下,末將定當衝鋒陷陣,誓死不退!”
魏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愛卿們所言,皆乃良策。夏侯將軍忠勇可嘉,朕心甚慰。朕決定,即刻下令全軍在此地休整,加強訓練,同時廣開糧源,確保軍需。兩日後,由驃騎將軍趙儼率五萬人馬攻打義馬。朕希望諸位愛卿能齊心協力,奪回失地,為我魏國開創一番新的局面。”
文武大臣們見狀,也紛紛起身,齊聲高呼:“陛下聖明!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共赴國難!”
攻佔義馬縣城後,王志偉並沒有停下腳步。他深知戰爭的殘酷與多變,必須乘勝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