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自古以來(第1/2 頁)
回到營地,公孫瓚便讓士兵們開始準備防禦工事,同時加強巡邏,以防袁紹軍的偷襲。
他知道,雖然今天打退了麴義的進攻,但是袁紹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接下來的幾天,袁紹軍果然如同張太平預料的一樣,沒有發動進攻。
而公孫瓚也在這幾天內,反覆思考著張太平的提議。
終於,在一天晚上,他派人請張太平過去商議要事。
“張大人,我想好了,我願意與你合作,共抗袁紹。”公孫瓚神色堅定地說道。
張太平聞言一笑:“公孫將軍能做出這個決定,實在是明智之舉。”
接下來的時間,雙方開始緊密合作,共同對抗袁紹的進攻。
在張太平的謀劃下,公孫瓚軍與劉備等人聯手,多次打退了袁紹的進攻。
袁紹見久攻不下,不由得心生焦躁,直接派遣高覽前去接替麴義。
而這正是張太平所期待的。
“玄德兄,接下來,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去辦。”張太平看著劉備,神色凝重地說道。
劉備聞言,立刻拱手道:“張大人請儘管吩咐,備定不負所托。”
張太平微微點頭,低聲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劉備聽完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立刻領命而去。
隨著張太平不斷出謀劃策,公孫瓚對張太平越發信任。
而袁紹則是陷入了困境,進攻無果,士氣低落,他不得不開始考慮撤退的事情。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劉備卻帶著一支奇兵,突然出現在了袁紹軍的後方。
他們如同猛虎下山般,對袁紹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袁紹軍措手不及,被打了個落花流水,大敗而逃。
這一戰,袁紹損失慘重,不得不下令全軍撤退。
公孫瓚見狀,立刻揮師追擊,與張太平、劉備等人聯手,一路追殺袁紹軍數百里,直到麴義逃回冀州,才停止追擊。
高覽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活著逃回去的麴義卻不被袁紹所待見,終於被袁紹不喜斬首示眾。
自此,袁紹只是防守,不進攻。
公孫瓚和劉虞冰釋前嫌,共歸於好。
劉虞拜張太平為軍師,對幽州進行治理。
沒過多久各種措施落地,胡漢通婚、擴大互市範圍,一時間幽州繁榮。
自此三年之後,張太平重拳出擊設立小學,不限戶籍,無論出身平等相待。
法令一下,九州各地皆為之震動。
這些時間的動作將幽州的公信力打了出來,各州府皆有人響應。
學堂也迎來各種各樣的老師和學生。
其中最讓他意外的時候,一個名叫諸葛亮的學生也慕名而來。
時光荏苒,轉眼三年已過,幽州之地,在張太平的治理下,煥然一新。
春日的暖陽灑在剛剛翻新的學堂之上,孩子們清脆的讀書聲穿透了寧靜的村莊,那是希望的聲音,也是未來的序曲。
張太平站在學堂前,望著那些認真學習的孩子們,心中滿是欣慰。
他深知,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關鍵,也是國家強盛的基石。於是,他親自參與課程設計,不僅教授四書五經,更引入了算術、地理等實用之學,讓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為將來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幽州的胡漢關係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和諧。街道上,胡漢商人往來不絕,互市繁榮,商品琳琅滿目,各種文化交流也悄然興起。
張太平倡導的胡漢通婚政策,更是讓許多家庭跨越了種族的界限,結成了深厚的友誼和親情。
然而,張太平並未因此滿足。
他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