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董卓:奉先,我待你如子侄(第1/2 頁)
“好!”呂布大笑著說道“且去換馬,我們一刻鐘後再戰!” 兩人皆打馬而回,黃忠自然是去換馬、飲水休整一番。 而呂布回到幷州軍陣中,向董卓說明緣由,後者居然也並未責怪他如此決策。 只因這個時代的戰爭,往往還保留著一些更為古早的戰鬥元素,比如鬥將,對於大多數武將而言,都該是件公平、神聖之事。 別看董卓膀大腰圓,年輕時同樣是以勇猛善戰著稱,對於武人的驕傲也有所體會,他能理解當一個武將碰到勢均力敵的對手,尤其還是在一對一斗將中,想要堂堂正正將其戰勝的那種心態。 因此非但沒有怪罪呂布,反而對其頗為欣賞,認為呂布耿直,值得信任。 至於其他將領,董卓都沒意見,他們能有什麼意見? 反而因為都是行伍之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被呂布展現出的強者風度所折服。 李傕甚至暗中慶幸,當初在離石城下自己並未出城與呂布交戰,否則,彼時即便是有郭汜、張濟等人壓陣,只怕也難逃被斬殺的命運。 連呂布自己都沒想到的是,他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無數幷州軍將的心,被他們視作崇拜物件… 一刻鐘並不長,呂布亦抓緊時間解下水袋暢飲起來,隨後又騎上赤兔,再次上陣。 黃忠亦透過這難得的時間得到了一定恢復,換過戰馬,同樣如約而來。 兩人又鬥了近五十合,依舊不相伯仲,奈何天色已近正午,他們不累,觀戰的將士也累了。 於是雙方只得暫時罷兵,並約定擇日再戰。 沒想到這一等便又是數日,只因雙方皆沒有一戰而勝的把握,便默契地選擇對峙。 一邊積蓄氣力,一邊也都期待著其他戰場能傳來好訊息。 最先傳來的卻是洛陽城中的巨大變故,前輔政大臣、太傅袁隗竟集合數十官員,在帝都當中發動叛亂,意圖挾持天子,並斬殺丞相何進,從而掌控朝堂。 幸得丞相何進吉人天相,衛尉楊彪迷途知返,及時揭發袁隗陰謀,這才保得天子不失,丞相安穩。 袁隗之罪無異於謀逆,天子一怒之下,命丞相何進領兵誅殺了袁隗、袁基等數十朝臣及犯官主要家屬。 但天子本人也因此次事件受到了驚嚇,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親自宣佈自己將暫居宮中養病,朝堂之事皆交由丞相何進代理。 不長的訊息,卻透露出多個資訊,袁氏在朝中的勢力被拔除,朝臣大換血、天子養病不出、政事皆決於何丞相。 一石激起千層浪,朝中政局的大變,自然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何進嫡系將領黃忠等人自然是非常高興,整個丞相派系也都水漲船高。 然而被打到叛軍行列的董卓等人就沒那麼好心情了。 猶其袁術、袁紹兄弟,袁隗於他二人有撫育之恩,聽到袁隗身死,朝中袁氏的勢力被拔除,不論出於何種考慮,總之二人是哭的天昏地暗,心痛欲絕。 兄弟倆似乎在這一刻也摒棄了成見,喊出了“誓殺奸相何進”的口號。 並又重新列舉了諸多何進的罪名“殘害忠良、玩弄權勢、囚禁天子等等”。 現在劉辯親自開口否認了密詔的存在,他們便只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加一些己方的正義性。 同時也是想要以此來號召更多人加入到討何行列。 嘴上喊著這樣的口號,手裡當然也不能閒著,自從袁隗死訊傳來以後,袁術便開始指揮部隊猛攻曹操、張遼等人駐守的延津防線。 並試圖將他們的悲傷情緒感染全軍,達到“哀兵必勝”的效果。 董卓這邊卻沒有這般激憤,聽到這則訊息的第一反應便是,何進解決了朝中的制衡因素,便能完全調動朝廷的人力、財力、物力用來討伐他們。 有了這樣的綜合加成,何進與他們的實力差距將是碾壓級的。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在於,何進會先對付袁術,還是自己。 可還沒等他與李儒商量出個名堂來,何進的丞相大旗就已經出現在了野王城頭,顯然是將自己當作了第一個要打擊的目標。 “何進匹夫!袁家子都快攻破延津了你不去支援曹操,反倒來對付我?匹夫,真當我好欺負?”董卓氣的破口大罵,可心中卻已有些懼意。 然而自古造反就得一條黑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