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皇太子志在四方25(第1/2 頁)
康熙二十五年的時候,皇太子仁善的美名傳遍了京城。
胤礽修建的濟善堂在三年的時間裡收留了不少的乞丐孤兒,還專門請了不同的師傅教授知識和技能。
能吃飽穿暖,還能讀書識字,甚至學會了一技之長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領。
這些孩子把濟善堂當成了自己的家,而胤礽就是讓他們心甘情願賣命的主子。
學成之後,他們工作的地方分佈在京城的各個角落,成為了訊息傳遞的先鋒人物。
不過三年的時間,胤礽和胤禛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勢力。
京城的訊息,只要有一絲苗頭,都逃不脫濟善堂之人的耳目。
胤礽和胤禛也收集了不少八旗子弟和朝廷大臣的把柄。
這些證據只待適合的時機拿出。
正月本是喜慶的時間,而這一年沙俄卻在大清撤軍之後再一次席捲重來,攻佔雅克薩。
胤禛得知訊息的第一時間就去找了胤礽。
長時間的戰爭損人不利己,但是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酣睡。
雅克薩作為戰略要塞,是不允許失守的。
胤禛雖知這一戰役是大清勝利了,但是簽訂的條約終究是丟失了一部分的領土。
如今事情尚未定局,胤禛怎會甘心什麼都不做。
“雅克薩之戰持續了有三四年之久吧。我大清軍隊的武器比之沙俄還是少了許多,而不得不採取圍困戰略。”
胤礽猶記得大清軍隊的火槍數量是遠遠不比上敵軍的,所說他們有殺傷力大的火炮,但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就容易受制於人。
胤禛無奈的點點頭。
“武器制敵是最快速的手段,後世國土淪陷不只是軍隊的戰鬥力直線下滑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也在於武器方面落後於人,所以處處受敵人挾制。”
沉默了片刻,胤礽也猜到了大清的武器是何時落後於人的。
武器的威力並非人力能抵抗的,他的阿瑪晚年的時候對火器的態度就由積極發展轉成了消極防範。
“二哥,必須讓阿瑪重視火器的改造和研製。即便不是為了後世,雅克薩之戰有武器輔助就不用拖延四年之久了。”
戰爭是需要大量的銀兩來支撐的,戰後的國家又需要休養生息。
所以,耗時越短越好。
而大清在火器研製上的人才最顯著的就是戴梓。
胤礽和胤禛共同想到了他。
比起傳教士南懷仁來,戴梓作為大清子民的一份子則更為可靠。
“四弟也想到了戴梓戴大人?”
“嗯,南懷仁雖得汗阿瑪寵信,但他傳教士的身份終究是個隱患,而且,南懷仁對火器上的研究只知其表。”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南懷仁遠赴大清傳播天主教教義,他自身的本事確實值得康熙賜予的高官俸祿。
但是,一切都歸結於是否贏得皇上的寵信。
胤礽和胤禛不信南懷仁並非只有身份上差異。
曾經南懷仁向康熙炫耀了比利時發明的“沖天炮”,還誇口此種火器只有比利時人能造,而他耗費了一年之久都沒能造出成品。
而戴梓僅僅用了八天的時間就將實物給做了出來,而且火力威猛,彈無虛發。
看到戴梓打了他的臉,又得到了康熙的賞識和嘉獎,南懷仁由嫉生恨,甚至勾結了起義軍叛徒,向康熙奏本戴梓暗通東洋。
被流放的戴梓自然就得不到皇上的重用,後半生鬱郁不得志。
也是因此,大清關於武器上的研製逐漸不被重視。
南懷仁和戴梓二人,一個嫉賢妒能,一個剛正不阿。
怎麼選都應該選忠心為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