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猿熟馬馴方脫殼(第1/4 頁)
凌雲渡,行滿脫胎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
話說那唐僧師徒四人,歷經無數艱難險阻,一路風餐露宿,降妖除魔。那孫悟空在這漫長的取經路上,心性早已磨鍊得如同熟透的果子一般。他曾經的那份急躁與桀驁,漸漸被沉穩與睿智所取代。那火眼金睛中,不再只有對妖怪的憤怒,更多的是對世事的洞察與看透。他對唐僧的保護,也從最初的責任,轉化為一種發自內心的敬重與守護。
那白龍馬,曾經的西海玉龍,在這一路的奔波中,也被馴服得溫順無比。它馱著唐僧,一步一步堅定地走著,無論是崇山峻嶺還是湍急河流,它都不曾有過絲毫的退縮與畏懼。
這一日,他們來到了那神秘的凌雲渡。只見那凌雲渡上雲霧繚繞,一條窄窄的獨木橋橫在湍急的河流之上。河水奔騰咆哮,似萬馬奔騰,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那獨木橋看上去腐朽不堪,彷彿隨時都會斷裂。
豬八戒看著那搖搖欲墜的獨木橋,嚇得連連後退,嘴裡嘟囔著:“這可如何是好,這橋俺老豬可不敢過。”孫悟空則跳到橋頭,用火眼金睛仔細觀察了一番,說道:“師父,莫怕,這是必經之路。”
唐僧看著那洶湧的河水和那危險的獨木橋,心中也有些畏懼。但他想到求取真經的使命,還是鼓起了勇氣。他雙手合十,默默唸了幾句佛號,然後小心翼翼地踏上了獨木橋。那獨木橋在他的腳下晃得厲害,唐僧的身體也跟著搖晃起來。
沙和尚在後面緊張地看著,時刻準備著保護師父。孫悟空則在前面引路,他輕盈地在獨木橋上走著,還不時地回頭鼓勵唐僧。
唐僧艱難地在獨木橋上走著,突然一陣風吹過,他腳下一滑,差點就掉入那湍急的河水中。孫悟空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唐僧的胳膊,將他穩住。唐僧驚魂未定,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凌雲渡頭悟生死 無底船上見真如
在那遙遠而神秘的取經之路上,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披荊斬棘,歷經無數磨難。這一日,他們來到了凌雲渡。只見一條凌雲渡橫在眼前,那是一條湍急非常的河流,河水洶湧澎湃,恰似萬馬奔騰,巨大的波濤滾滾而來,如同一條無比猙獰的巨龍橫臥,又似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唐僧靜靜地站在河邊,他的目光越過那波濤,望向對岸那一片青山綠水,可心中卻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絲憂慮。
“悟空,這河水如此湍急,我們如何過得去?”唐僧的聲音裡夾雜著一絲焦急,那聲音在這河邊的風聲與濤聲中顯得有些微弱。
孫悟空呢,他鎮定自若地站在河邊,雙眼緊緊凝視著河水,那眼中忽地閃過一絲精光,彷彿已經洞悉了一切,他語氣堅定地說道:“師父放心,我自有辦法。”
不多時,豬八戒和沙僧也來到了河邊。他們望著那湍急的河水,臉上都露出了為難之色。豬八戒下意識地撓了撓他那大大的腦袋,嘟囔著說:“猴哥,這河水這麼急,我們這幾個凡夫俗子可怎麼過得去?”
孫悟空只是微微一笑,他心裡明白,這必定是他們取經路上的又一次考驗。他緩緩抬頭望天,就在這時,只見天空中悠悠飄來一朵祥雲。那祥雲之上,一位佛祖的身影漸漸清晰,正是接引佛祖,他緩緩降臨。
《擴寫後的故事》
在那神秘而宏大的佛教世界裡,接引佛祖正式名諱叫作南無寶幢光王佛,他的修為達到了天尊級別。自鴻蒙初判之時起,他的聲名便已存在,歷經歲月的流轉,始終不變,就如他自己所說:“幸我撐來不變更。”
這一日,在凌雲渡上,接引佛祖的到來預示著唐僧師徒將面臨一場特殊的轉變。原來,按照燃燈佛即烏巢禪師的旨意,接引佛祖要對唐僧的靈魂進行一種特殊的操作。唐僧的靈魂之中包含著金蜂長老門的記憶,這些記憶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