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脫籍(第1/2 頁)
縣裡來了位武官暫時與普通老百姓的關係不大,江家人還是每日有條不紊的做著自己的事情。
那日秋高氣爽,到了約定好的交秋稅的日子,晏書早早就領著書傑在縣裡的糧倉場外等李叔。
因本朝的田稅是定額制,也就是不論是歉收還是豐年,中上等田、下等田每年交的稅率都是一樣的,故而整個交秋糧的過程與去年差不多。
太陽已經漸漸升起,李叔駕著牛車將那秋糧送了來,很快就將稅給交了。
晏書將李叔請到一邊,將想給他們一家脫籍的事情給說了:“李叔,現在大壯哥都有自己的孩子了,二壯哥也是個隊官了,三壯哥眼看著要成親了。我母親想著,若您一家還是奴籍總是不大好。”
李叔聽到晏書如此為他們考慮,說不感動是假的:“大姑娘,前幾年老爺也和我提過脫籍的事情。當時我私下還是想著背靠大樹好乘涼;老爺有功名,我雖是奴籍,可家裡不用繳稅,也不用服徭役這才沒有脫籍。前年老爺去世了,家裡正是用人之際,我也不好意思再提這事。沒想到夫人還想著這事,只是我們一家若是脫籍了,這莊上的事情該怎麼辦呢?”
晏書笑道:“那街上開鋪子的夥計們難道都是奴籍?母親的意思是給您一家都脫籍,然後請牙人來做份契書,寫明那莊子上的事情還由你們來管,原來的收益都不變,如何?”
李叔這下是真的動心了,“一會我就回去和家裡人商量一下,等商議出了結果就向夫人和少東家稟報。”
晏書微微一笑:“行吧,那我就等訊息了。”
李叔一刻都等不得了,喊上三壯立馬就要回莊子上,連中飯都沒吃就著急忙慌的趕著牛車回去了。
實話實說,也就是江家這樣的厚道人家了,若是其他稍微刻薄的人家,是絕對不會讓那李家人脫籍的;一是如此忠心的僕人難有,二是現在這一家子都是好勞力,能幹活。
當然了,李叔一家人也是忠厚的。當初江舉人剛過世的時候,家裡只剩孤兒寡母;張氏柔弱,書傑年幼,晏書就算在能幹也只是個女孩子。
家裡大頭的出息都在莊子上,若是那李叔一家稍微有些私心,晏書也只能吃個啞巴虧。
將心比心,李叔能踏踏實實的幹事,不偷奸耍滑,自是值得江家人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
回到家中,晏書將此事告知張氏,張氏道:“那就等幾日,看你李叔的怎麼說?”
翌日天剛矇矇亮,李叔就領著他家老婆子一起來到江家,“夫人,大姑娘,少東家,我們願意脫籍,只是那贖身銀子是多少?還請寬限幾日,容我去籌措。”
張氏柔聲道:“他李叔,當年你父親賣身葬父,被書傑曾祖父花了五兩銀子買了下來,你父親一直跟著書傑祖父做事。後來你又跟著老爺做事一直到現在,那主僕情分自是不同。老爺以前就曾跟我說過,就衝著你們父子的忠心,就不能要那贖身銀子。”
李叔連忙道:“這怎使得?”
張氏道:“這是亡夫生前所說,我自當該遵從。”
李叔心中感動,那淚水順著臉頰流了下來,“老爺他~” 李家嬸子也哽咽起來。
晏書趕緊打了盆熱水給李叔和李家嬸子擦臉:“父親的吩咐我們不敢不遵從。一會,咱們就去找牙人,將契書擬好,另外還得找時間去府衙裡將那脫籍文書給辦好。”
眼看時間不早了,晏書趕緊將早飯端出來,讓書傑先吃了去縣學,張氏則去廚房烙餅子給他李叔兩口子吃。
李家嬸子趕緊上前:“哪能讓您給我烙餅,還是我來吧。”
張氏拗不過,只得將廚房交給了李家嬸子。
李叔兩口子蹲在廚下,簡單的喝了碗粥,吃了一張餅,“莊稼人不做活,就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