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照相(第1/2 頁)
中國人吃飯講究的是拉關係,而這個時候,邊上的人都開始與林小石一家交談。
從林小石一家的穿著上來看,和他們這些人是沒得比的。
但是他們都是有文化的人,認識度還是有的,這麼小,能力就這麼強,多交往拉攏一下,說不定以後還有驚喜呢?
反正也不花錢,就是多聊聊家常,多說說話,而且大家相隔也不遠,最遠也就是天津那邊過來的。
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出個差,再過些把年,人家小傢伙就長大了,到那個時候能力比現在還強。
這些都是看得長遠的人,要不然誰還和你小孩兒一起?
林小石也有意與他們交好,還在吃完之後,留了大家的電話和住址等資訊。
他們之間熟悉之後,也相互留了各自聯絡方式。
從資訊上來看,都是如今最好的單位,供銷社不用說了,最最最吃香的,就是糧管所的人。
這個時候的電話,可沒號碼一說,就是一單位名,打了電話之後,把地址報給接線員,再接過去的。
而且電話費也特貴,打到外地要一塊一分鐘,不限時長,只要你有錢就行。
而市話,五毛一分鐘,五分鐘過後,三一分鐘。
有單位的大多有裝電話,不用花錢兒,很多人也找關係去單位那兒打。
但是沒關係的普通人,要打電話,就得跑到郵電局去打。
而像當地的供銷社,很多地方都有電話,他們的電話最便宜,只要是不熟悉的人,只要不打外地,都收一兩毛。
這收的錢,都是進了看電話人的兜裡兒。
而熟悉的人,打電話都不收錢。
而接電話,一樣是要錢的,但是住在周邊的街坊鄰居們,都會報供銷社的電話讓外出的家人打回來報信。
之所以這樣,也是供銷社在這個時候最有錢,能頂得住消耗。
並且,很多時候,電話局那邊,要是你通話時長不是太長,都不收你錢。
一天時間,浩浩蕩蕩一群人,走到哪兒都是焦點。
雖然中間有一些人因為時間問題離開,但是最後還是有一二十人堅持到最後。
“叔,嬸,姨,我們要回廣場那邊看降旗兒了,還要拍相片,就不再陪大家一起了。”
“別呀!我們有時間,本來就要去看的,走,一塊兒!”
“對,走吧!客氣什麼,大傢伙都這麼熟悉了!”
“....”
再次返回廣場快六點,降旗要七點半,這個時候的太陽最好,夕陽西下,照在天安門上,那顏色太正太好看了。
這個時候的照相機有那種行動式的,不過還是很大,而且死貴。
所以在這給人照相的,全是清一色的那些大型的那種。
一人多高,一肩多寬,黑色的木製架子下面裝有輪子,架子的一側有手柄搖輪來調節對焦的高度和角度。
照相機的鏡頭盒子,就像後世平板電腦那麼大,後面機身始終用一塊布,這塊布是用一面黑色一面紅色合併縫製在一起罩著。
拍照時攝像師要對著鏡框,給你調整好姿勢,然後把頭蒙進那個布袋裡取景。
這時如果你小小挪動了擺好的姿勢,攝影師還要二次鑽進布袋進行微調。當你表情恰到好處的一剎那。
攝像師會及時按動手中的橡膠皮球的氣囊,拍照完畢。
這時攝影師的技術好就好在,絕大多數的拍照都是一次成功。
特別是膠捲,是一整張,和A4紙張大,之後是一個小方塊木板,拍攝一張移動一下。
還有一個小本本記錄著,畫上小方塊哪個區域被拍攝過,要不然重了,就會有兩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