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找個幕僚(第1/2 頁)
只要崇禎皇帝還在,後世臭名昭著的大漢奸吳三桂還是可以用的,因為在崇禎皇帝還沒有自掛歪脖子樹之前,吳三桂對崇禎皇帝一直忠心耿耿,從未想過反叛之事。
投降滿清的祖大壽,也就是吳三桂的舅舅一直在給他寫勸降信,許以高官厚祿。
每次收到這些信,吳三桂連拆都不會拆,直接轉交給崇禎皇帝,並且按崇禎皇帝的意思反向勸降祖大壽。
祖大壽曾經對滿清降而復叛,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外甥的信起了作用。
吳三桂的這份忠心救了他,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崇禎皇帝願意給吳三桂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他只要乖乖地交出關寧軍的兵權,崇禎皇帝不但對他既往不咎,還要給他升官。
所以趙贏讓吳三桂去協助範景文整頓京師三大營,待三大營整頓完畢形成戰鬥力後,吳三桂就會正式被提拔為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統領京營。
得知這些辛密的吳三桂感動得無以復加,他先向趙贏磕頭致謝,又朝著皇城磕了三個響頭。
吳三桂今天算是把今年一年份的頭都給磕了。
吳三桂進京這麼多天,終於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趙贏很替他高興。
高興之餘,趙贏又不經意地對吳三桂說:“平西伯,你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全賴你背後有高人指點吧!”
吳三桂倒也不隱瞞,道:“全賴末將的上司王總督提點,否則末將差點釀成大錯。”
“平西伯是應該好好感謝王總督?”趙贏笑著說,“回京這麼久,王總督盡幫著你出謀劃策,竟沒有想過來拜會一下孤這個大明首輔。”
趙贏的意思吳三桂哪能不明白,他說:“末將這就回去轉告王總督,讓他來見你。”
“不必!”
趙贏擺擺手,道:“瞧得上孤的自然會來見孤,瞧不上孤的,說了也沒用,天色已晚,平西伯請回吧!”
宋王開口送客,吳三桂起身告辭,下了西直門城樓就往王永吉的住所跑。
趙贏一副對王永吉不感興趣的樣子,其實他對王永吉很感興趣,此人雖然在歷史上只留下寥寥幾筆,但是從他勸吳三桂的這件事來看,他其實有眼光、有謀斷,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永吉只是一個二甲進士,短短二十年時間他能從七品知縣幹到從一品總督,可見他在處理各方事務上的能力,想必是一個八面玲瓏的人物。
他現在是薊遼總督,瞭解遼東的軍民諸事,又與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吳梅村交好,和江南士紳也很熟悉。
最重要的是,他現在雖然頂著薊遼總督的頭銜,實際上實在坐冷板凳,回京師數日,崇禎皇帝只召見過他一次,除了問他遼東的情況,再無其他安排。
如今大明放棄關外之地,王永吉這個薊遼總督只剩下一個空名頭,崇禎皇帝也不給他安排其他事務,就這樣晾著他。
按照崇禎皇帝以前的性格,勤王遲緩的王永吉現在其實該下獄問罪才對。
不過現在崇禎皇帝的性格改了,他比較尊重自家女婿的意見,有女婿替王永吉求情,崇禎皇帝也就順勢放了王永吉一馬。
自從趙贏知道是王永吉在背後指點吳三桂之後,他就一直想把王永吉招來給自己當幕僚。
雖然趙贏是明朝的腦殘粉,但是書上記載的和實際情況總有出入,所以趙贏一直想找一個在大明擔任過高官,對大明舊有的政治軍事格局很熟悉的人來當幕僚。
趙贏和範景文、方岳貢等崇禎朝的硬骨頭忠臣交情是不錯,但是他們效忠的是大明,是大明皇帝,他們支援趙贏是因為趙贏是保住大明社稷的大功臣。
若不是趙贏有保住大明京師的大功,就算趙贏是崇禎皇帝的女婿,這些個老頭子也不一定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