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報名人數遠超預期,要求另開分院(第1/3 頁)
因清遠學院與其他書院學館的教學內容和模式體系極大不同,一時間名聲大噪。
尤其是宋清濘,幾乎被誇張的百姓傳成了三頭六臂的奇女子。
且名聲迅速傳到了大昇各地,更遠地區的父母帶著孩子來京求學。
可清遠學院即使再大,也容不下這麼多人,加上離京城較遠的百姓得到訊息的時間比較慢,等他們趕過來時,清遠學院已經正式開學,要等明年同一時間才能再報名。
這些百姓千里迢迢趕過來,結果學院竟然不收了,他們心中不免有些埋怨。
且被一切眼紅的學館書院挑撥後,埋怨聲越來越大。
不是說全大昇的百姓,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入學嗎?為何唯獨他們不可以?!!!
宋清濘愁的頭都要禿了,當初把話放那麼大,完全沒想到有朝廷和阮伯伯的口碑在,前來報名的學子如過江之鯽,遠遠超出了之前預計的數量。
容不下,根本容不下……
輾轉反側了一夜後,她很快想到,可以以京城為中心,在東南西北四個地區選一址再建清遠分院,百姓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戶籍地就近報名。
翌日清早,宋清濘便去找了阮裴,說了心中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
集中在清遠學院門口的外地百姓得知此事後,怨氣立馬就彌散了。
宋清濘和阮裴親自面道明,承諾大家只需等半年時間,七月中旬大家就可在就近地區的清遠分院報名,八月一號正式上課。
半年的時間,大家都是願意等的,而且孩子還可以離家近些,也算皆大歡喜。
百姓們在清遠學院正門口領了宋清濘帶著丫鬟精心準備的大禮包,各自打道回府。
現在已經到了二月初,離春闈沒有幾日了。
宋清濘將給莫北江他們準備春闈考場用具的艱鉅任務交給了閔秋果,她自己則一心籌款建清遠分院。
此次總院學子報名的人數眾多,束脩收了十多萬兩,留幾萬兩運作總院,十萬兩可以拿出來應應急。
加上阮伯伯在張家坑的二十萬兩銀子,朝廷資助了三十萬兩。
總共有六十萬兩的現銀可以使用。
前段時間,徵求過家中所有人同意後,宋清濘將之前白塘在雲州城時送來的那五萬兩銀票全用了。
用在了各科類教學裝置的採購,書樓的藏書、廬舍內的床位、膳廳內桌椅、食盤餐具等大規模採購,以及學院各獨門獨院內的軟裝裝點。
真真的是花錢如流水……
家中還剩幾千兩,她不敢再動,要真出個什麼問題,全家人得跟著她一起去喝西北風。
現在這六十萬兩,看似一筆數量龐大的金額,要用來重建一所清遠學院這麼大規模的分院倒是足夠的,但現在是要建四所,平均一所才十五萬。
真的遠遠不夠啊……
而就在這時,族長一家和郝家人來到了京城。
清遠學院的盛名,他們在來京途中便聽了一耳朵,什麼版本的都有。
大家紛紛不敢相信,這真的是清娘開辦的學院?
等到了後,兩家人暫時住進了莫家。
宋清濘將人安頓好後,帶著他們去參觀了清遠學院,然後迅速安排莫全陽、郝原榮和郝原貴進了學院。
三人分別做政學院、技術院和藝術院的大管事,和學院總管洪叔彙報工作。
至於郝叔和莫伯伯,也就是郝家兄弟和莫安陽莫全陽的父親,兩人分別管採買和庫房,他們也直接受洪叔管控。
他們的職位重要,任務艱鉅,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苦了洪叔,還需要費很多時間精力教導他們。
洪叔忙到爆炸,偷偷請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