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印度的茶文化(第1/4 頁)
印度茶文化的起源和發展與印度的歷史、文化以及宗教有著密切的關係。印度人也愛喝茶,而且喝茶在印度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生活方式。 印度是世界上人均消費茶葉最多的國家之一,茶葉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之首,出口量也位居全球第二位。在印度,喝茶几乎成為了一種國民飲料,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喝茶的習慣。印度的茶文化不僅反映了其歷史和文化的多樣性,也成為了該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印度茶文化的起源傳說
傳說公元前500年左右,一位名叫達摩的印度僧人將茶樹帶回印度,並在北部的大山培植成功。達摩僧飲用這種植物的習慣後來傳授給了其他的僧侶和修行者,這種神奇的植物開始在印度的僧院和修道場普及。
另一個傳說是在公元前273年左右,印度大帝阿育王下令為阿育吠陀製作一種用於治療疾病和促進健康的香料飲料。阿育吠陀是一種傳統醫學實踐,使用草藥和香料進行治療。各種本土香料將被用來製作治療飲料,這種飲料的主要成分便是茶葉。
印度近現代的茶業發展,起源於英國的殖民統治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園計劃。178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引入中國茶籽在印度種植茶樹。1834年起,英國東印度公司派人到中國非法獲取茶籽、茶樹、技術及人才,傳入印度然後開始大量種植茶葉,這為印度茶葉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的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紅茶的主要產地。從1842年的少量出口,到1888年印度茶葉對英國出口量達到8600萬磅,首次超過中國對英出口量。到1899年,印度茶葉對英國出口量達到 219億磅。
19世紀,英國在印度東北地區,特別是在阿薩姆邦和大吉嶺地區大規模發展茶產業,並採用中國傳統的製茶方法。20世紀,印度開始使用ctc製茶法處理紅茶,這種製茶方法使得茶葉製作過程更加高效。
目前,在整個印度次大陸,有超過10萬個茶園,僱用了數百萬茶葉工人。茶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如此之深,所產生的百萬噸左右的茶中有70%是由自己的人消費。
二、印度主要茶葉產區和品牌
印度根據氣候和地理上的顯著差異,定義其茶葉種植區,印度三大茶區是阿薩姆邦、大吉嶺和尼爾吉里。每個茶葉產區為茶葉種植提供了一個不同而又完美的氣候,三大茶區茶葉的生產和消費也受到了全球市場的認可,尤其是阿薩姆茶和大吉嶺茶,成為了印度品牌的代表。
1、阿薩姆茶
阿薩姆邦是印度最大的茶葉種植地區,也是印度本土野生茶樹品種caillia sensis assaica的所在地,茶葉產量佔印度總茶產量的50%至75%。。大約公元8~10世紀,少數茶葉和茶樹由中國雲南傳入印度邊地阿薩姆。歷經數百年的進化,逐漸適應了阿薩姆的土地與環境。
阿薩姆邦是典型的熱帶河谷。中國的雅魯藏布江從西藏流經至該邦腹地,並提供了維持肥沃平原茶園的水源。阿薩姆邦的北部地區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部是遼闊狹長的山谷,山谷中的熱溼空氣常年保持流動,阿薩姆邦的熱帶氣候又熱又潮溼,雨水充沛,為茶樹提供了充足的養分,更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環境。這種茶樹以長出濃密茂盛的葉子而聞名。
阿薩姆邦的茶採摘和生產季節從3月到11月。阿薩姆茶葉通常在一個季節收穫兩次;,收穫被稱為“第一次沖洗”和“第二次沖洗”。第一次沖洗是在3月份的早春收穫期間採摘的,併產生了從阿薩姆邦出來的更細膩的茶。在夏季的第二次沖洗會產生被認為是阿薩姆茶最具特色的“剔骨”茶。這些更成熟的落葉(更多顏色銅色和細膩的頭髮)釀成奶香濃郁清爽的茶。由於阿薩姆邦是最大的茶葉種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