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贊赫連勃勃與大夏真興興錢(第1/3 頁)
引言
赫連勃勃是十六國時期夏國(胡夏)的開國皇帝。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出身背景:赫連勃勃原名劉勃勃,字屈孑,是匈奴鐵弗部人,為匈奴左賢王(《晉書》記載為右賢王)劉去卑的後人,與漢趙光文帝劉淵同族,其曾祖父劉虎,祖父劉務桓,父親劉衛辰。前秦末年,劉衛辰佔據朔方之地,後被北魏所敗,劉勃勃逃奔於薛幹部,後被送到後秦,姚興任命他為奉車都尉等職,還將女兒許配給他。
建立夏國:大夏龍升元年(407年),赫連勃勃叛秦自立,自稱天王、大單于,自立國號為夏,建元龍升。
四處征戰:夏國建立之初,赫連勃勃就四處擴張。他先攻打鮮卑薛乾等三部,破之並擄其士眾一萬多人;接著襲擊後秦邊郡,佔領三城以北的地方;還斬殺後秦守將姚丕、姚石生等,奪其糧草輜重。此後,他又多次討伐南涼、後秦等,戰果頗豐,如在青石原大敗秦將張佛生,俘殲五千七百人;在河曲擊敗秦將齊難,俘殲七千餘人,獲戎馬兵杖無數等。
政治舉措:
改姓建都:大夏龍升七年(413年),赫連勃勃建都統萬城,並下詔將劉姓改為赫連氏,取“統一天下,君臨萬邦”之意,將都城命名為“統萬城”。
用人方面:赫連勃勃用人政策被認為是任人唯賢、知人善任,最具代表性的是重用降將王買德,聽取其建議停止征戰,致力於國內建設。
登基稱帝:大夏鳳翔六年(418年),赫連勃勃在長安即位為大夏皇帝,改年號“昌武”。後群臣勸其定都長安,赫連勃勃以若定都長安則統萬城會有不守之憂為由還歸統萬城,同時派太子赫連璝坐鎮長安,改元“真興”,並追尊先祖,冊立赫連昌為太子。
人物評價:赫連勃勃性情兇暴,不遵守律法,隨意殺戮,大臣有直視他的,就挖掉眼睛;對他笑的就毀掉嘴巴;上諫的就先割掉舌頭,然後斬首。但他也具有過人的雄才偉略,在軍事方面,採取有效的兼弱攻昧、打了就走的游擊戰術,四處征伐,為大夏的壯大奠定了土地和物質基礎。在民族方面,他提倡民族同源,定都“統萬城”和改姓都說明了這一點。
現存的大夏真興錢應是赫連勃勃所鑄造。大夏真興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於真興元年(419年)鑄。這是我國第一種帶國號和年號的錢幣,文字隸書環讀,十分罕見。其形制有莽錢遺風,內外廓精好,徑2.3厘米,重約2.8克。錢文真書而見隸韻,“大”字從“太”。面文隸文,“大夏”為國號,“真興”為年號,歷史上國號年號合璧,此為首例。由於鑄造精美,存世量極少,因此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
胡夏的帝王,除赫連勃勃外,還有赫連昌、赫連定等。赫連勃勃去世後,赫連昌繼位。後來北魏進攻胡夏,赫連昌被俘。赫連定在平涼稱帝,繼續與北魏對抗,最終也被北魏所滅。
一、七律贊《赫連勃勃與大夏真興錢:金融與哲學的交織》:
《贊赫連勃勃與大夏真興興錢》
匈奴鐵弗赫連強,自立大夏據一方。
長安城中展威勢,真興年號顯榮光。
國號年號錢上鑄,金融創新意深長。
隸書環讀史罕見,哲學思考蘊幣章。
勃勃雄心圖霸業,錢幣見證歲月長。
雖留殘暴千秋論,功績亦堪細思量。
這首詩的大致解釋如下:
首聯描述赫連勃勃出身匈奴鐵弗部,憑藉自身實力建立大夏政權並佔據一方。
頷聯提到他在長安彰顯威風,“真興”年號展現出其統治時期的特殊榮耀。
頸聯強調了在錢幣上鑄有國號和年號這一創新舉措在金融領域的重要意義,以及其蘊含的獨特哲學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