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小日子有金山銀山?(第1/6 頁)
“第一項措施就是考成法。這項措施是張居正職業生涯中的重要創制,說起來也很簡單,跟我們現代打工人的KpI考核十分相像。”
“官員把自己的章程,計劃寫在一本賬簿上,再同樣備份兩本賬薄,一本送到六部各科進行備案,計劃目標完成一個,登出一個。”
“還有一本送到內閣,由張居正核實,計劃白紙黑字寫在紙上,完成了就加官進爵提升俸祿,沒完成則會受到相應懲罰。”
“因為這項制度,官員們的積極性被大幅提高,以前躺平的現在不得不上進,以前想要上進卻苦於沒有門路的,現在有了出頭的機會。”
“張居正作為一個實幹家,他以考成法稽考六科,再以六科控制六部,完美掌控了明帝國這臺政治機器。”
明朝。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瞧著天幕。
這考成法聽起來確實是個不錯的制度。
洪武年間,在他動不動就扒人皮做稻草人的高壓政策下,貪官汙吏確實是少了,但同樣的,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官員也變得畏首畏尾。
這些官員為了保住自己的腦袋,每天上班基本就是喝茶摸魚,然後到下班時間就打卡回家。
他們寧願什麼都不做,也不願做錯。
所以朱標這幾天一直在和他嘮叨,要不要提升一下官員的俸祿,以此刺激一下官員們的積極性。
但他毫不猶豫就拒絕了,他太瞭解那群所謂的官吏了,提升俸祿只能刺激一時,可過不了多久,他們還會變成原來那副躺平的模樣。
那到時候怎麼辦?要不要繼續提升俸祿?
若是又提升了,那下次呢?
週而復始,官員們就會產生懈怠心理,他們會想只要我不好好幹活,那皇帝就得給我漲俸祿哄我,有了這樣的想法,即使是那些原本願意努力的人,也會為了那點額外的俸祿而不再盡力。
倒是這個所謂的“考成法”很適合他們現狀,乾的多就賞,乾的少就罰,誰也別想混吃等死。
想到這,朱元璋看向朱標:“標兒,你和戶部還有吏部好好研究一下這個考成法,拿出個方案來。”
“是,父皇。”
這樣的討論在各個時空都在上演,但凡有遠見的皇帝都能看到這個制度的厲害之處。
……
天幕另一邊,洛璃繼續說著。
“張居正改革的第二項措施則是取財有制,用財有節,通俗來講就是減少開支。”
“他削減了宮中一切無益的費用,包括光祿寺的御膳之用,上元節燈火,花燈費,停修慈慶宮,武英殿等等。”
“不僅如此,為了減少開支他還改革了學制,明朝除了國子監,還有很多府學,州學,縣學,這三級學堂有著不少‘廩膳生’,這些學生每人每月可以領米一石,魚肉糖鹽若干。”
“並且一人入學,家中三人免役,後來這項權利不斷擴大到整個秀才階層,古代秀才確實不多,一個村子可能就寥寥數名。”
“但擴大到整個天下,這個數量也絕對算不上少,因此這項財政負擔,對即將步入晚年的大明朝來說,不可謂不重。”
“所以張居正直接裁減了秀才的錄取名額,從以前的一百人參考錄取十人,改革為一百人參考只錄取一人,這樣的改革可以說是直接動搖了天下讀書人的根本。”
“許多參考學生,說是想要啖其肉,飲其血毫不為過。”
“改革不過才短短三年,張居正已經得罪了天下官員和大部分的讀書人,但這還遠遠沒有結束。”
“張居正的第三項措施便是清丈土地,這是一個很大的政策,同時也是他第四項措施‘一條鞭法’的基礎。”
“大明自開國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