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塵埃落定(二)(第1/2 頁)
“大王饒命!”涼茂見到曹操滿面怒容,被嚇得瑟瑟發抖,趴跪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語無倫次道,“大王息怒,臣下這就回去抓捕嫌疑犯歸案。”
“快滾吧!”曹操不耐煩揮手道。
涼茂如獲大赦,連滾帶爬逃了回去。
見涼茂走遠,曹操轉身看著曹植,怒極反笑問道:“子建,此事如何看?”
“父王,大哥大仇得報,他在天之靈得知賈詡已死,必定歡喜。我們整個曹氏家、夏侯氏家族都應該高興啊。”曹植直言不諱說道。
“崔令君如何看?”曹操皺了皺眉頭,不置可否,又扭頭問阿爹。
阿爹一臉正色道:“大王,賈詡是個極端自私自利之人,為一己之私,用毒計與李催、郭泛狼狽為奸,殘害了長安上百萬百姓,天下人恨之入骨,恨不能啖其肉寢其皮。”
“由於賈文和毒計,宛城一戰,導致大王嫡長子子修、侄子安民、愛將典韋死於亂軍之中,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宗室諸人早想置其於死地。如此罪大惡極的毒士,大王早應將其諸殺,報仇雪恨。留其苟延殘喘至今,已是天大的恩典。”
“以賈詡此等聰明絕頂之人,早應料到有此一日。臣以為其為保其三子富貴,定會讓其子選擇沉默,以博取大王原諒同情。”
最後阿爹深思熟慮之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所謂,民不告,官不究。臣建議如此行事,一是大王派人知會徵南將軍,讓其配合;二是令涼茂把衝突雙方人員悉數收監;三是著大理鍾繇審理,定性為西涼老卒賊性不改,搶劫主人不成弒主,曹楷、典滿恰好遇見率軍平叛;四是用賈詡人頭祭拜子修公子等人在天之靈,以安諸曹夏侯之心。”
“父王,兒完全贊同崔令君之策。”曹植附和道。
“就依崔令君之策辦理!”曹操聽得十分專心,拈鬚沉吟了許久,突然仰天大笑,笑中帶淚,接著嚎啕大哭,“子修啊,你大仇得報,阿父甚是高興!願兒在天之靈,得以安慰。”
曹操一錘定音,後來諸事果然一一按阿父之策進行。
曹操為要眾人之心,讓賈穆繼承了賈詡爵位,三子分食賈詡之封邑。皆大歡喜。
涼茂被當成了替罪羊,免去執金吾之職,由楊俊接任。
曹植在阿父、邢顒、丁儀、丁廙、楊修、楊俊邯鄲淳、孔桂等人的輔助下,丞相府運轉順暢,治國理政井井有條,士民交口稱讚,威望越來越高。
曹操也十分滿意,把丞相職權全部交給曹植,躲進銅雀臺日夜享樂。
吳質被抓進去後,無論丁儀如何拷問,也不吐露半點謀反之事。
在監禁期間,狡猾無比的吳質聯絡上曹丕安插在大理寺的死忠,帶給曹丕書信。
曹丕獲信後,又去威逼利誘甄宓,要其相助。甄宓無奈之下,求助曹操。
曹操對甄宓言聽計從,特命丁儀放出吳質。
果然不幸被我言中,丁儀亦是無何奈何。
吳質密會曹操,放出了終極大招,表明了曹丕願獻妻侍父之孝心,以此舉表示他改過自新、永不敢再染指庶母。同時,透露甄宓願為救夫以身相許之意。
飽受十數載的相思煎熬之苦熬,終於得償所願,曹操大喜,赦免了吳質之罪,由朝歌長遷為元城令。
曹丕也被解除了禁足令。
建安二十二年春,曹操再次發兵南征孫權,令曹丕隨行,曹植鎮守鄴城。曹丕稱病留鄴,委託甄宓攜曹睿、東鄉公主隨徵。
曹植和阿父、楊修、丁儀等人大驚,知道一旦曹操被甄宓美色所惑,嗣子之位又會被曹丕奪走。
經過再三商量後,曹植決定劍走偏鋒,一、連夜私會甄宓,以情感動其心,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