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 第077章 偏師出丹水合圍(第1/2 頁)
乍聽之下,費屯長此言,乃是繼續告知情形,而實際上卻也是給自己斥候營所部爭取一些分數,以抵消之前的失誤。
當然更重要的是,身為屯長,費姓已是資深,卻也正說明其前途無亮。世無祖德,無所蔭佑,身亦非奇壯之屬,能在上將軍面前稟告的機會並不多。費屯長自然也想給趙括留下個好印象,畢竟誰不希望有一個“懂事情、知輕重”的下屬呢?
但很可惜,趙括只是淡淡地看了下首答話的費屯長,卻並不曾理會屯長的言外之意。
大戰在即,趙括根本不想浪費自己的感情在一個屯長身上,即便趙括手下的確缺人,而這樣思慮周全又有上進之心的寒門也的確是趙括想要的。但趙括更知道此戰的兇險,大軍陷入重圍,三十萬大軍能存活下來的有幾何,趙括也不知道。
甚至自己會不會命喪此戰,趙括都沒有把握。
也因此,趙括實在沒有必要把時間精力浪費到一個隨時可能死去的屯長的身上。
怎麼說呢?
先活下來吧。
“好的!此間訊息,本將已知之,爾等且先下去吧。倒是無需再行保密了!”趙括揮了揮手,淡淡的說道。
“諾!”三名斥候屯長如釋重負,紛紛應諾而去。
一個小插曲過後,趙括隨即傳令,曰:“全軍停止前進,就地埋鍋造飯,中軍升帳,召眾將議事!”
顯然,秦軍如今已然圖窮匕見,趙括也該跟麾下眾將有所交代才是。
......
而就在趙括升帳議事之時,丹水東岸的大戰也悄然開始。
只是相較於光狼城壁壘下,斥候所部的悲壯戰鬥,丹水東岸的戰鬥就顯得有些枯燥無味,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戰鬥。
一觸即潰,或許是東岸守軍,尤其是韓王山大營守軍們的最好形容。
丹水東岸,原趙軍主力所在地——韓王山大營。
說是大營,其實早已人去樓空,除了依舊聳立著的營牆寨門與平整而光盡的地面,裡面幾乎空空如也,甚至整個營寨的防禦之卒也尚不足一曲之兵,還多是雜兵、輔兵的配置,幾乎可以說是聊勝於無。
而為了一舉拿下韓王山大營,僅有兩萬五千部卒的胡傷,僅在第一輪的進攻之中便已是拿出了近萬人的隊伍,分從東西兩路,浩浩蕩蕩殺向韓王山大營。
其結果可想而知了,兩路大軍都幾乎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只一個衝鋒便已衝到了韓王山大營內部,而營中留守的那曲趙兵,早在秦軍聲勢浩大的進攻聲中消散不見。
面對一觸即潰的趙軍,便是進攻的秦軍也有些懵圈,望著空空蕩蕩的營地,與安安靜靜的環境,秦國大軍甚至不自覺地減緩了腳步,生怕自己陷入了趙軍的埋伏之中。
但終究,佔領全營,想象中的埋伏並沒有出現,甚至連趙軍的影子都沒見著幾個。
碩大而鋒利的秦劍剛剛出鞘,甚至沒有來得及飲血,便又得收回鞘中。
面對輕易得之的韓王山大營,胡傷所部如同一記重拳,打在了棉花上,險些把自己給閃了一下。
但總歸,戰略目的是達到了的。
而韓王山大營已佔,東岸壁壘便很快會得到訊息,緊接著西岸壁壘也會有所察覺。因此繼續進攻勢在必行。
稍稍調整好情緒,胡傷隨即傳令埋伏在韓王山大營與東岸壁壘之間的五千勁卒,會同剛剛作為預備隊的一萬大軍,向丹水東岸壁壘正式發起進攻。
東岸壁壘雖然高聳,但防禦的方向從來是面向的丹水,而在韓王山一側,卻是險少防禦之物,再加上壁壘之上趙括留下的兵卒也就不過千人而已,面對延綿數十里的防線,這點子人根本算不上是在防禦。
果然,幾乎又是兵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