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 第059章 追逐之戰暫時歇(第1/2 頁)
又一日已經過去,月兒悄悄爬上了樹梢。如水的月光灑向地面,映照著趙軍之中的人影綽綽。
丹水西岸,壁壘之下,秦軍老營,中軍帳外,趙韋如同一個門神一般,將皎潔的月光與營中的嘈雜一齊擋在了帳外。
帳內,大案之後,趙括一人盯著眼前的竹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終究還是打了開來。
一切都如趙括所預想的那般——不好也不算壞。
不好的地方是:趙軍損失很重。近乎三分之一的戰力損耗在了壁壘的攻防戰下。短短數日之間,幾乎將三年對峙的損失重來了個遍——壁壘一戰,趙軍共傷亡將士七萬餘人,其中騎步兵各約一半。
別看這人數不足總人數的五分之一,然而,這七萬人可幾乎都是趙括手裡的精銳之旅,要知道除卻大糧山中的十萬精銳,發起壁壘之戰時,趙括手裡的精銳也不過二十餘萬。
當然,這七萬人中,又至少一半的將士只是受傷,已經送歸百里石長城防線田單將軍處修養。只是,在這缺醫少藥的趙國,能囫圇著回到軍隊的將士恐怕不會超過兩萬,而即便這兩萬能夠痊癒的戰兵,也恐怕很難趕上接下來的長平之戰了。
好在,這七萬大軍的損失是值得的,他們的犧牲換回來的也是秦軍的損兵折將。
西岸壁壘之上,光是秦軍遺留下的屍骸便已近乎四萬具,考慮到秦國的傷兵大部都抱著必死的決心與趙軍同歸於盡,其傷員應該不會太多,大致在兩萬上下。
也就是說,在這場壁壘之戰中,趙軍作為攻擊方居然跟出於防守的精銳秦軍殺了個一比一的戰損比。甚至若是再加上後續追擊的傷亡,秦軍總傷亡應在八至九萬之間。比之趙軍的損失還更多些。
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首先便是趙軍除了臨近尾聲時派出了民壯混雜的弱旅,其餘時候所派出的幾乎全是精銳部隊,而趙軍的精銳大軍,從單兵作戰能力來看絕不遜色於秦軍。
當然,即便有著不弱於秦軍的戰鬥素養,也不意味著在強攻之中能夠與守方一換一,更重要的原因還是秦軍故意的示弱:遲遲沒有輪換導致壁壘之上的秦軍急劇的疲憊,拖著疲憊的身體自然導致戰力的下降,而戰力的下降又加劇了壁壘上的損失,而遲遲不到的援軍則徹底將這個迴圈壓入了死局。
不管怎樣,這該死的壁壘總算是掌握到了趙軍的手中,而趙括也長舒了一口氣,事情正朝著自己所預想的方向發展著。
看過軍報,趙括緩緩起身,來到大帳中央的沙盤之上,細細檢視著如接下來的兵力佈置,思索著每一處可能的漏洞。
做戲要做全套,一旦秦軍開始對我軍的合圍,首先遭殃的肯定是西岸壁壘。
趙括踱步到丹水一側,心中繼續盤算著:已經調了許歷過去,五日時間,雖然不能將破損的壁壘完全修復,但大體應該可用。留下三萬大軍,在加上兩萬的民壯,應該足以抵禦秦軍一段時間。
而這段時間,我軍則需要按照秦軍所預想的劇本,找尋方向進行突圍。
丹水東岸壁壘一定會出現秦軍的旗幟,所以向東是不可能的了。
向西,那就是光狼城,更是秦軍嚴防死守的地方,若是按照歷史情況,那裡的秦軍已經修築好了一條比丹水壁壘還要高聳的壁壘防線。想要突破,更不可能!
向南,那是界牌領,幾乎是天險一般的存在,若非偷襲,實難得手。
那麼所剩下的只有向北了!
北面是一片開闊地,最是適合趙軍騎兵的展開與奔襲,可在更北的北面卻又是一片的山巒,穿過山巒之後,便是長平關!
而這一切,都似乎是為趙括的設想所量身打造的一般。
“北部軍團,作為被包圍後的突圍主力,自然要安排上最為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