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論兵(第1/2 頁)
萬曆二年的一月二十六,皇帝在南海子校場大閱京營。因京營佇列散漫,制軍禮不肅。皇帝震怒之下,京營掌營加上曾巡視京營的給事中被一體斬首,震動天下。
因廷鞫時間較長,本來安排的薊鎮和京營火器、車營作戰演示未閱而罷。朱翊鈞殺人立威後,大駕返城。陪同眾臣在回去的路上,基本都想明白了此次大閱為什麼沒有外藩使者一起觀閱。
朱翊鈞回宮後,將大閱情形細細的跟李太后講了一遍。李太后聽了,心中怦怦亂跳。
朱翊鈞今日之措置,已經遠超她治政能力的極限,她也分析不出來對還是不對。最後只能道:“皇帝既然和張先生早有籌劃,卻做的甚好。此後辦事還是要多和張老先生商量。”朱翊鈞答應了。
此事之後,李太后一般不在朝政問題上發言,只有朱翊鈞追問時,才說說自己的看法,語氣都怯生生的。朱翊鈞判斷,帝位已穩,或可稍微破點小格。
返宮第二天,朱翊鈞即傳旨兵部和順天府,配合南海子駐紮的戚繼光點選京營之兵,凡戚繼光挑中的,留下。未挑中的,一律發路費遣返各衛所。
經戚繼光帶領薊鎮軍官點選,六萬六千京營兵,僅八千符合要求,其餘五萬六千兵盡數讓兵部和順天府安置。
順天府尹施篤臣磨不過戚繼光,無奈上奏疏道:“臣承旨供給京營,配合戚繼光點選兵士,並不畏難。然京營之兵來自京畿、北直隸等各處衛所,遠的也有遼東等處。臣查兵部選簿,人名不符者十之五六,多為不事生產者。若不分良莠,盡數返衛......臣恐各衛所依前佔護,有生亂召危之憂。”等等。
張居正接了奏疏,也是頭大。京營這些年從各處衛所抽兵,根本敵不過各衛都司和千戶或明或暗的抵制,再加上自身有意吃空餉——選簿和人對不上的情況竟佔了一半,都是從京畿附近自己召的兵,為了校閱或者裝樣子。
這些人若按選簿所記,打發到衛所,衛所根本不會接,因為在選薄上的兵都在給千戶家種地呢,根本沒離開。這些僅僅頂著名字的閒漢去了,哪個理他?時間一長,必生變亂。
若不打發去衛所,這三萬多閒漢放到京畿地面,去年的嚴打成果立即化為烏有。張居正跟呂調陽商量半天,想出兩個辦法:一是出一筆耕牛種子錢,把他們連家帶口打發到邊鎮墾荒;二是直接分到工部或內府,讓他們修建道路或者務工。
兩件事都要請旨,張居正就奏請朱翊鈞聖裁。朱翊鈞覽奏後,批到:“如議辦理,若仍有安排不了的,都到京畿皇莊和皇廠安置。”
朱翊鈞說是有安排不了的他再接,但特權哪能不用?同時囑咐了司禮監和張鯨等人,先去南海子挑人。有那能種地的,選到皇莊開荒種地;不會莊稼把式的,挑身強力壯的到張鯨處務工。張鯨掌管的“大明內府工商集團”,過了年就開始擴大生產,不但消化了不少內廷閒人,還挺缺人手呢。
張居正見朱翊鈞拿出皇莊的地安置京營兵,對呂調陽嘆道:“皇上真英明之主也!”呂調陽想起前幾代皇帝的做派,對比朱翊鈞一年來的勵精圖治,也覺得這一屆的皇帝還行。
結果等皇莊和張鯨選完了人,三萬多人剩下的居然不到一半,這事就好辦多了。而張居正對皇廠吸納人口的能力大吃一驚,對朱翊鈞開辦皇廠的牴觸之心又低了低。
......
待戚繼光在南海子操練了幾日,朱翊鈞叫了他再次覲見。同時把張居正和譚綸、英國公、司禮監張宏、御馬監張鯨等人喊到武英殿,一起研究京營復建之事。
張居正的意思是仍將京營置於五軍都督府之下,要從邊將和外地衛所中武職選擇可用的,並令兵部廣詢博訪,不拘資格,但有才勇可取者、疏名具奏。然後以此為骨幹,再建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