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整軍(二)(第1/2 頁)
次日,成國公喪信傳來,歿於昨日戊正。朱翊鈞暗自嘀咕,這皇帝視疾臣子,臣子不得不死之虛假傳言又多了個例證。隨即宣佈輟朝,賜祭,加恩可以王爵之制營葬——這些都是應有之義。
張居正隨即上疏,懇請皇帝加恩追封朱希忠為定襄王。禮部左侍郎王希烈和一群言官也隨即上疏,言辭激烈,反對追封。隨後兩天朝廷內為是否追封朱希忠事吵鬧紛紛,奏章好幾十條,贊成者反對者各佔一半。
朱翊鈞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將贊成方文官人名官職細細記了——如不出所料,在此類事上的贊同者,全是張居正之黨羽,昧著良心幫他說話呢。
成國公府上,國公夫人反對打腫臉充胖子,奈何攔不住兒子朱時泰一定要這個面子,加緊串聯勳貴大員助拳。勳貴中有反對追封者,因不想得罪人頂多不言語。
朱希孝本來極堅決的支援追封,但那天看到朱翊鈞和張居正之間電光火石般的小小過招,晚上嚇得醒了好幾次。朱時泰再問他時,話兒全變成追封有追封的好處,不追封咱國公府也沒差啥,兩頭兒堵著說,也不積極串聯,站在幹岸上看熱鬧。
朱時泰正垂頭喪氣,以為事情不諧的當兒。張居正一封奏疏和朱翊鈞的批答為爭論劃上了句號。張居正在奏疏中說:“今之制雖異姓不王,但國公有大勳勞於國者。”歷數成國公救世宗駕之功、奉命代天子告祭之功、為錦衣衛都督時以身衛駕之功、於京營堅明約束、撫循將士之功等等。
奏疏中有言:“國公曆事三朝,世宗曾指示皇太子曰:‘此汝之師保也’。因何故?蓋國公才略過人,重厚可屬大事,恪恭敬慎之餘,救駕之功不下於討虜也。”
朱翊鈞覽奏批答:“聖躬之重逾於萬鈞,乃天地神人之主也。國公救了世宗,朕焉能不酬大功?追封王爵事不為永例,毋庸再議,禮部寫旨意來看。”
見皇帝把追封事上升到救駕和孝道這種大義上,且表明了“不為永例”,朝臣中反對者雖然覺得祖制不宜違,但都失去了抗爭的念頭。
隨後反對的奏章稀稀拉拉,不成個氣候,王希烈一氣之下抱病請了幾天假。朱時泰恨得牙癢,等他來國公府憑弔時,若不是朱希孝攔阻,都想找人揍他了。
......
在吵鬧聲中,幾道諭旨不起眼的發了出去。其中之一是起復張四維為加銜禮部侍郎並掌管詹事府事,充任《世廟實錄》副總裁,張居正為總裁。之二是令戚繼光自薊鎮回朝,特許帶兵三千,要覲見皇帝並受擊破董忽力之封賞,同時與京營一起受閱。
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譚綸早被張居正囑咐了,令戚繼光帶兵回朝的請示奏章就是他上的。兵部左侍郎兼管京營協理戎政大臣王遴瞧見諭旨,腦瓜子後面涼風直冒。
前段時間他和已故的成國公整理京營,拉兵充數,臨陣磨槍。事兒幹到一多半,眼瞅著能糊弄過去。成國公卻累躺了,剩下他老哥自己,誰也指揮不動,在那裡乾著急。
幸虧因皇帝頭次校閱事兒太大,成國公老人家講究,一點沒耽擱立馬向朝廷推薦英國公張溶代替自己掌管。
張溶多精明個老頭,都快活成精了,去幫他抗那個事兒去?且英國公和成國公家一直不對付,拿鼻子聞就知道成國公沒安好心。
那天遇到張居正,張老國公說:“要是叔大你讓老夫管京營,老夫讓兩個兒子拿門板抬著,去你家門口堵著去。”張居正連道不敢。
成國公病中又找定國公先來管,定國公這一支和南京的本家比,自永樂以後一直灰頭土臉。好容易在嘉靖朝翻了身,正安安穩穩的幫皇室乾點祭祀,跑腿的活計攢著功勞呢,也是直搖腦袋。
最後居然是彰武伯楊炳找到成國公,帶上厚禮主動請纓。成國公大喜,立即上報朝廷。張居正也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