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使到來,宦官之禍(第1/2 頁)
隨著天使的駕臨,沉寂了幾乎一個春季的太傅府終於隨著夏季的來臨也開始“熱鬧”起來,彷彿是錯過春季的萬物復甦的司馬家決心不再錯過夏季的繁花錦簇,哪怕這個天使不是什麼正派之人,不過這樣一箇中常侍也正是他們所需要的一個潛在盟友,若是沒有什麼慾望他們也是不好“投其所好”,若是太過於正派之人可是看不上司馬懿這樣的奸惡背主之徒,有黃皓這樣的人才能讓司馬氏在繁花錦簇的錦官城好好的綻放一次........
黃皓作為一名宦官,天天待在皇帝身邊,又善於玩樂,巴結取悅皇帝,從而獲得皇帝的寵信,為他日後升遷奠定基礎。他不僅善於阿諛奉承,而且善於用鬼神巫術來欺騙劉禪,使劉禪對他十分信任。
他善於結黨,與朝廷大員陳祗互為表裡,干預蜀漢政事,同時善於排除異己,只要是不依附自己的人甚至劉氏宗親都被他貶低或不得入朝。在朝中玩弄權柄,有許多大臣將就庇護他,
當然現在大將軍費禕還在朝中,他也不敢明面張膽的亂權擅政,只敢在暗地裡的搞些小動作,仗著天子的寵信庇護,只要他做得不太出格,費禕等人也不願過分為難他,畢竟他是天子身邊的人,終日侍奉天子,給自己上個眼藥、讓天子猜疑自己可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想對此人一擊必殺也難度很大,
宦官身體殘缺,心裡大多都是陰暗的,若是得罪了這種人,他必定會一直咬著你不放,藉機生事,若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得罪了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划算,
宦官是中國古代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作為皇帝的身邊人。他們既可以成為帝可以信賴倚靠的物件,也可以被朝臣收買,替他們充當耳目或美言幾句。總之,只要有權利鬥爭存在,就少不了官弄權。只不過每個朝代的情況不同,宦官弄權的程度也不相同,之前的秦、東漢兩朝都是亡在了宦官手裡,
秦時的便是趙高了,這人很出名的,為西漢建立所立下的“功勞”不下餘張良、蕭何二人,趙高身世有爭議。其母親因觸犯刑法遭到處刑後身體殘缺,被收入“隱宮”,趙高兄弟皆出生於此。
秦始皇聽說他為人勤奮,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為中車府令掌皇帝車輿,還讓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斷獄。由於趙高善於觀言察色、逢迎獻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賞識和信任。有一次,趙高犯下重罪,蒙毅不敢違背不遵守律法,要按律處他死刑,趙高巧言令色,最終使秦始皇赦免了他並復其原職,如此機制才能才有了始皇帝死後的弄權禍亂天下,為劉邦“立功”。
到了之前劉皇叔打過工的的東漢,那宦官當政擅權的事情便更多了起來,畢竟外戚的勢力太猖獗了,使得天子不得不尋求其他勢力來制衡他們,奪回權利,哪怕這個盟友會反噬..........
東漢建立後,光武帝劉秀宅心仁厚,不但沒有大肆誅殺功臣,還與功臣們結成兒女親家,共享富貴。這使光武帝獲得了仁君的美名,但代價就是功臣與外戚合二為一,造成嚴重的外戚亂政。
漢和帝時,外戚竇氏(功臣竇融家族)專權,竇太后掌控朝中,竇太后的兄長竇憲領兵於外。因和帝非竇太后親生,且和帝之母梁貴人為竇太后所殺。所以竇家人怕和帝長大後報復,準備廢掉和帝。
當時和帝年僅十四歲,卻聰慧異常。由於竇氏限制和帝與內外臣僚接近,和帝就依靠宮中的宦官來出謀劃策。中常侍鄭眾因謹慎機敏有心計又不攀附外戚而被和帝倚重。鄭眾建議漢和帝先下詔書,以召竇憲回京輔政為名,將其騙入京師。然後伺機掩殺。
永元四年(92年),和帝詔令在外領兵的竇憲返回京師。平日驕縱成性的竇憲在接到詔書後還真的以為要回去輔政,絲毫沒有懷疑,興高采烈地啟程回京。竇憲趕到京師時,天色已晚,皇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