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傳銷頭子劉玄德,立足蜀漢的手段!(第1/2 頁)
同樣被劉備“蠱惑“到的,還有儒將趙雲,頗像後世的傳銷頭目,即使當下什麼都沒有,也能極得身邊死忠之人的擁戴效忠!
據《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記載:“時先主亦依託瓚,每接納雲,雲得深自結託。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
從趙雲一生行事來看,他始終秉承忠義理念。因此當劉備向他提出了自己的心願之後,趙雲感動不已,所以捨命相陪。然而,劉備作為一代雄主,自然有著野心。
趙雲堅持漢室理念,因此劉備對他越來越不喜,甚至打發他去江州駐守。反觀諸葛亮,才是最懂劉備心思的人。因為二者都是將這個興復漢室的理想,當成一個“幌子“。
最有意思的是“一家親“。面對強悍武將,劉備一般都會與他們同吃同住,把他們當兄弟一樣看待,如趙雲、關羽、張飛,都曾獲得過這個“殊榮“。而當不成兄弟的,劉備也總能讓對方成為自己的“大舅哥“。
沒錯,劉備拉攏士族的一大殺手鐧,便是聯姻。劉備剛進入中原時,便來到了徐州牧陶謙的麾下。徐州外有曹操、袁紹等人覬覦,內有豪族士族不滿,所以陶謙接納劉備,是看中了後者的武力。
但劉備剛到徐州,便立刻與當地的豪族搭上了關係。徐州名士陳登與首富糜竺,便對劉備親眼有加。
尤其是糜竺,為了推舉劉備上位,不僅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他,還將大半家財拿出贈與劉備。所以說,劉備後來能當上徐州牧,是離不開糜竺等徐州豪族的支援的。
赤壁之戰後幾年內,孫權也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
一方面,孫劉兩家的聯盟需要維繫下去;
另一方面,孫權也有讓自己妹妹監視劉備的打算。
劉備用聯姻這個辦法不僅能籠絡士族集團,也能讓自己的盟友更加放心。而且這一招,屢試不爽。劉備入蜀,是藉著東州士族的支援的。這其中,東州士族中的元老人物吳懿出了不少力。因為在當時的益州,吳氏的話語權相當有分量。
所以劉備後來便娶了吳懿的族妹吳氏為妻,待劉備稱帝后,吳氏也成了皇后。有意思的是,這個吳氏還是寡婦出身,劉備一度頗為苦惱。但現實卻告訴他,必須迎娶吳氏,才能取得益州士族的支援。
在《三國志·先主傳》中,百官勸進劉備進漢中王,留下了這麼一份名單,按照順序前幾位分別是:馬超、許靖、龐羲、射援、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賴恭、法正、李嚴……
從名單中可以看到,除關羽、張飛與黃忠以外,其他人要麼是荊州人氏,要麼屬於東州士族,就連馬超,也出身豪族。
所以說,蜀漢政權的利益,除了最頂端的劉備以及劉氏子孫以外,其他位置大都是為士族集團準備的。否則的話,劉備無法順利建立偌大的蜀漢政權。
由於劉備的經歷比較豐富,導致蜀漢政權的派系,出現了多元化發展。拋開劉備的嫡系之人不說,蜀國內部按地域來劃分,應當分為荊州士族集團、東州士族集團與益州士族集團。
先說一下益州士族集團,其實便是指益州土著士人。在劉焉、劉璋父子入蜀之前,這些人便已經發展起來,並在益州當地有著不俗的聲望。
其次是東州士族集團。其實在漢末三國時代,並沒有一個叫做東州的地方。
但根據《華陽國志》:“時南陽、三輔民數萬家避地入蜀,焉恣饒之,引為黨與,號東州士。“
東州士族集團,是劉焉劉璋父子的嫡系力量,他們多來自附近的南陽、三輔地區。最後是荊州士族集團。
劉備借住在荊州時,有不少豪族慕名前來投效。後來劉備入蜀,這些人也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