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不甘心做高階“打工仔”的司馬仲達!(第1/2 頁)
此刻成都的天光已然大亮,太傅府中鳥鳴之聲不斷,天氣也漸漸悶熱了起來,讓人感覺渾身有些不舒服,
而司馬懿還沉浸在以往的回憶中,在那不久之後,諸葛亮率大軍西行,諸將都認為諸葛亮想攻西圍。
郭淮則認為,諸葛亮虛張聲勢是要讓魏軍大舉回應,而他的目標是陽遂。夜裡,蜀軍果然進攻陽遂,因城中早有防備,諸葛亮沒能成功。
五月,十萬吳軍攻魏,配合蜀軍作戰,被滿寵所拒。七月,魏明帝曹叡率兵親征,吳軍撤兵。
群臣認為司馬懿正還在西邊和諸葛亮重兵對峙,車駕可西幸長安,先帝曹叡則說:“孫權大軍已經撤回,諸葛亮孤軍無援、難成氣候,大將軍司馬懿足以抵擋,我沒有什麼憂慮了。
”諸葛亮東進的道路受阻於司馬懿,從渭水前進,又有郭淮阻擋,於是移軍攻取大散關、隴城等地,回師進攻司馬懿。
八月,司馬懿以“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指示,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均堅壁不出,以待其變。
諸葛亮便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婦人的服裝,欲激司馬懿出戰,司馬懿仍不出戰。
為平息部屬不滿情緒,司馬懿故意裝怒,上表請戰。曹叡不許,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來做司馬懿的軍師,以節制他的行動。
諸葛亮一來挑戰,司馬懿就要帶兵出擊,辛毗杖節立於軍門,司馬懿便不出兵。
蜀將姜維就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司馬懿不會出戰了。”
諸葛亮則說:“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諸葛亮遂分兵屯田,做長久屯駐之準備。
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也來信問前線軍情,司馬懿回信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不久,諸葛亮遣使求戰,司馬懿不談軍事,問使者:“諸葛公起居飲食如何,一頓能吃多少米?”使者說:“三四升。”
然後對問政事,使者說:“打二十軍棍以上的處罰,都是諸葛公自己閱批。”
經過一番不經意的詢問,司馬懿對人說:“諸葛亮將要死了。”
果然,諸葛亮於當月病故於五丈原軍中。蜀將秘不發喪,整軍後退。
當地百姓跑來報告,司馬懿派兵追擊,蜀將楊儀返旗鳴鼓,做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以‘窮寇莫追’收軍退回。
當時有人傳:“死諸葛走生仲達”,司馬懿聽到笑說:“這是因為我長於預測活人的事,不長於預測人的生死啊。”
第二天,司馬懿到諸葛亮營壘巡視,並贊諸葛亮“天下奇才也”。
青龍二年(234年)八月,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寶雞岐山境內),享年五十四歲,活生生的被司馬仲達給耗死了,
而他司馬懿還在好好的活著,繼續享受著美好的生活,畢竟無論怎麼說活著就一切都有可能,但是如果死了,那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會沒有了意義,
哪怕是一直給人“打工”,還時不時的受到人主的猜忌,也還是活著好,活著便有翻身做自己主人的一天,
當然這是對司馬懿這樣人來說,忍到最後便有很大的可能是他贏得最後的勝利、笑到最後,但是對於另一群人來說,比如像諸葛亮、周瑜、曹操這樣的人,
則是不太像司馬懿這麼能“忍”,說不得便會中了激將法出戰,然後戰敗,身體、心態都好一點的還能撐得住,
像周郎這樣性格的人便是可能會被氣的怒而興師,一病不起人就這樣廢了,上次是諸葛丞相的計謀,這次也是,
可惜這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