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他是我見過最懶的學生和老闆了(第1/3 頁)
其實企鵝的遊戲業務就屬於文娛產業,只不過太單一了。
而小馬哥所想的佈局文娛產業是類似於音樂、影視、文學、影片等文娛產業,把企鵝的文娛產業從單一化變成全品類化。
別看遊戲業務賺錢,但是其他品類的文娛產業所帶來的收入也是非常樂觀的。
文娛產業主要包含在增值服務板塊,而遊戲業務就屬於增值服務板塊。
巔峰期企鵝的增值服務板塊營收佔集團公司營收的將近一半份額,遊戲業務又佔了增值服務板塊的6成。
影片業務的會員收入、音樂的線上音樂及社交娛樂服務收入佔據另外四成。
也就是說這幾個板塊的文娛產業營收佔據企鵝集團總營收的20左右。
要知道那時企鵝的年營收可是超過6000億的。
而企鵝另一個賺錢的大頭是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板塊,營收也才佔總營收的30左右,要知道金融可是暴利行業。
這也能看得出來,企鵝佈局的文娛產業對整個集團公司營收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這些佈局讓企鵝的使用者粘性與流量更上一個臺階。
要知道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企鵝的文娛平臺涵蓋多種內容形式,滿足使用者多樣化娛樂需求,使使用者更傾向於留在企鵝生態內,提高使用者粘性。
並且以熱門ip為核心,進行影視、遊戲、動漫等多領域開發,一個ip能在不同文娛形態中吸引粉絲,形成流量聚合,為各平臺帶來更多使用者,可以說形成了一個打造ip的生態。
這也是為什麼到了後世很多人說離不開企鵝,或者是很難替代。
不是他的即時通聊天軟體做得有多麼的好,不是說有宗教信仰。
最重要的還是企鵝在文娛方面的很多app,都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休閒娛樂打發時間的產品。
說是沒佈局完的輝煌娛樂的競爭對手,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友趣網的頭號競爭對手。
只不過李磊對友趣網有自己的規劃,雖然有一部分業務肯定是和有趣網重合,但是他對於企鵝的路線並不是很喜歡。
前世企鵝在大眾眼裡就是一個沒有什麼科技含量的公司,不管是ai領域還是雲端計算領域,在國內能到第二梯隊就已經不錯了,做得都是泛娛樂方面的。
但是李磊對友趣網的佈局可不是隻做娛樂方面的,從佈局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就能看得出來。
應該說在李磊心裡,能賺錢的遊戲業務是為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做服務,畢竟這兩塊是花錢大戶。
8月初,英雄聯盟海外玩家正式突破1000萬人,成了國內遊戲在海外市場使用者數最多的遊戲,沒有之一,
而隨著遊戲玩家越來越多,友趣網海外員工也越來越多,不過這一次已經不是全都是國內派過去的,相當大比例的員工都是外國人。
而在營收方面,整個公司國內外日流水已經超過了2500萬人民幣,妥妥的月營收75億以上。
也正是因為整個公司的營收越來越高,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的研發經費可以說非常充足,技術積累越來越深。
10月份,在李磊的主導下,友趣網正式成立集團公司,李磊任董事長,李佳如任ceo。
而與此同時,友趣網成立了兩個子公司,一個是雲擎智算。
“雲擎”寓意雲端計算如同強大引擎,為業務提供動力,“智算”突出雲端計算的智慧計算能力
一個是靈犀智創,“靈犀”代表心有靈犀的默契,寓意人工智慧能敏銳感知需求,“智創”表示智慧創新。
之所以把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分別成立一個子公司,那是因為這樣能更好的讓他們自主的發展,不受那麼多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