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馬文玉出嫁(第1/2 頁)
考慮到馬三的情況,楊爽決定,就在蜀中辦理,然後再回長安宴請一下。馬三自是感動。於是接下來就是準備。
馬三把二姐的婚事交於了本家辦理,畢竟出自本家一脈,本家也很高興的就接了這喜事,承諾一定辦得風光,定不讓馬三失望。
古代的婚禮流程比現代更為繁瑣和複雜,通常包括以下六個步驟:一是納采: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提親,如果女方家同意,男方家就會送聘禮到女方家。
二是問名:男方家會詢問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以便進行占卜,看兩人是否合適。三是納吉:男方家會將占卜的結果告訴女方家,如果結果是吉利的,那麼兩家就可以確定婚期。
四是納徵:男方家會送聘金和禮物到女方家,作為對女方的尊重和感謝。五是請期:男方家會再次確認婚期,並向女方家發出邀請。
六是親迎:在婚期當天,男方會親自去女方家接新娘,然後進行婚禮儀式。這婚禮儀式也很繁瑣,就不一一敘述。
馬文玉的婚禮就直接跳過前三點,就直接從納徵開始。接連半月的準備工作,今日正是婚期。
馬文玉早早的就坐在了梳妝檯前,任人打扮著,馬三一直默默的陪在旁邊。
女子身穿紅色嫁衣,那紅色的嫁衣上繡著精美的圖案,衣襬部分則採用了極其奢華的金絲繡花面料,蘊含著深深的祝福與期望。
她的頭上戴著一頂荷花瓣形狀的金冠,花朵上鑲嵌著各色寶石,閃耀著五彩斑斕的光芒。金色的耳環掛於兩耳垂,閃閃發光。
端莊優雅的五官配上淡淡的胭脂粉底,顯得更加楚楚動人。一雙玉腳在穿上紅色的繡花鞋,與整體相配,顯得很是協調。
只差最後幾步,馬三接過一件繡有吉祥圖案的長袍,輕輕的披在了二姐的身上,同時又接過紅綢綠蓋,輕輕的蓋在了金冠之上。
不一會兒,新郎的紅嬌已候在外面。隨著一聲吉時已到,喜慶的樂音響起,馬三小心翼翼的攙扶著新娘往外走,每走一步都有儀式及說道,若是平時馬三定會嗤之以鼻,但今天卻特別莊重,這每一步每一句話,都是對二姐深深的祝福。
最後送二姐進了轎,馬三隻是輕輕的道了一聲:“二姐,新婚快樂”。心中有太多話,但不能現在說,怕二姐把持不住。只是簡單的一句,馬文玉都壓抑不住,渾身顫抖,蓋頭布也跟著抖了起來,馬三知曉不能再待在她的旁邊,到時怕是更加的難捨。
馬三立即退離紅轎,然後就聽見“起轎”,轎伕抬起轎子,喜樂同時再次想起,於是開始走了起來。接親的一群人緊隨花轎,走到最後的就是送親的人,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就慢慢走遠了。
至於後面的禮儀。馬三等人不能參與,只好回到宴席招呼賓客。一陣熱鬧持續了兩天,馬三也是累的夠嗆,沒想到這麼多人,還有很多親戚老表,數都數不過來。真是應了那句俗語“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得閒了,馬三好好的陪了陪大姐,怕她難受,畢竟二姐也是她帶大的,長姐如母,心裡肯定是不好受的。
也幸好有兒子,這小子鬼精鬼精的,一直陪著大姐,馬三很是高興,同時又為大姐不值,這輩子算是為了馬家,為了我們而活了。馬三也勸過,但這個時期的禮儀對人禁錮了太多,大姐終是不能理解,算了,順其自然吧。
二姐婚後的第三天就回來了,新婚夫婦會一同回新娘的孃家拜訪,這稱為歸寧。大姐拉著二姐以及幾女子到一邊聊閨中私語去了。
馬三則是拉著楊爽喝酒,這新婚兩人沒有喝
上,這自然得補上。楊爽這做了姐夫,架子也端上了,結果沒裝一會兒,就被打回原型,兩人是喝得醉醺醺的才罷。
這次出門,二姐是哭得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