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齊朝滅亡(第1/2 頁)
平陽大戰取得勝利以後,晉州刺史梁士彥勸諫周皇乘勝追擊,周皇覺得有理,但是遭到諸多將領的反對。
認為周軍應鞏固戰果,同時休養兵士,但周皇覺得機會難得,不可錯失良機,於是於是不顧諸將勸阻,再次親征攻齊。
周軍一連攻克高壁、介休,兵鋒直指晉陽。這令逃回晉陽城的齊皇高緯恐懼難安,高緯得知周軍即將到達,於是想要逃亡北朔州。
倘若晉陽失守就繼續北逃,投奔突厥。很快,齊皇高緯下令由安德王高延宗留守晉陽,並暗中將皇太后、太子等人送至北朔州,隨時準備逃跑。
周軍抵達晉陽,齊皇高緯立即任命高延宗為齊國相國,命其掌管晉陽軍務,以示安慰。自己想連夜出城逃離突厥。
眾將領苦勸,這才改變主意,才逃回鄴城。齊皇身邊的近臣見大勢已去,遂四散而逃。穆提婆更是直接投降。
周皇為樹立榜樣,於是封穆提婆宜州刺史。有了這個“榜樣”的例子,齊朝臣降周者絡繹不絕。
在留守晉陽的勳貴和將領的支援下,相國高延宗在晉陽稱帝,並開啟晉陽府庫,將其中的財貨賞賜給守城的將士。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齊軍得以恢復了一些士氣,高延宗憑藉此舉贏得了一定的人心,整頓收攏了近四萬餘士卒,準備作背水一戰。
隨後,高延宗令莫多婁敬顯、韓骨胡守城南;和阿乾子、段暢守城東;自己守防禦薄弱的北門,試圖借堅城抵禦周軍。
不料城東兩將直接投降了周朝,並開啟了晉陽城門。城外的周皇見狀,便親自指揮周軍攻入東門。
然而戰場瞬息萬變,高延宗和莫多婁敬顯知曉東門失守,立即開啟城門率軍殺出,各自擊退城門前的敵軍,繞至城東兵合一處,再從東門把周武帝和其親兵夾擊在晉陽城中。
高延宗親率大軍衝擊,手持大槊在陣前往來賓士。齊軍士氣大振,將攻入城中的周軍陣形徹底衝散。
周軍大亂,周武帝宇文邕眼看危在旦夕,好在有降者引路,這才倖免於難。
齊軍取得大勝,高延宗認定周皇宇文邕已經死在城中,於是便放鬆了警惕,下令士卒人人縱酒歡慶,齊軍從上至下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此刻的北周帳中,周皇有些後怕,於是決定放棄征討,想要返回關中,軍中將領更是紛紛勸諫武帝放棄東征,徐徐圖之。
但齊王宇文憲堅持不退軍道:“自陛下克晉州,破高緯 乘勝逐北,以至於此。致令偽主奔波,關東響振,自古行兵用師,未有若斯之盛也。昨日破城,將士輕敵,微有不利,何足為懷。丈夫當死中求生,敗中取勝。今者破竹,其勢已成,奈何棄之而去?”
周皇也平靜了下來,剛才是自己嚇遭了,如今齊朝眼看唾手可得,若是放棄終是不甘。終於不再固執己見,他聽從了齊王建議,選擇繼續進圍攻晉陽。
次日清晨,周軍重整旗鼓,再次攻打晉陽。齊軍士卒昨夜歡慶過甚,沒料到敵人會殺個回馬槍,對其毫無防備。
齊軍大敗,高延宗被俘,晉陽就此易手。至此齊朝大勢已去,其滅亡已經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
眼看就要到元日,周皇留上柱國宇文純鎮守晉陽,自己率領大軍挺進鄴城。而在另一邊的鄴城,齊朝皇上高緯自知大勢已去,整日深居宮內不出,醉深夢死。
為了籠絡人心,齊皇高緯聽從寵臣謀劃,開始大肆封賞群臣,一時鄴城內三公多如牛毛。而後廣寧王高孝珩奏請陛下將後宮美女、珍寶賞賜齊軍將士,急召各地軍隊與周軍再戰。
齊皇大發雷霆,並拒絕其建議。侍中斛律孝卿又請求齊皇高緯巡視鄴城守軍以鼓舞士氣,併為他撰好講稿,請其講話時要慷慨流淚,以激勵將士。
但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