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滅佛斥道(第1/2 頁)
隨著叛軍的猛攻,尉遲運頂住了壓力,終是沒能讓敵軍攻進來,京都的府兵應該快到了,到時壓力會小很多。
衛王宇文直兩眼通紅,皇宮久攻不下,京都的府兵又直奔而來,隨著來人急報,形勢萬分危急,再不撤退就走不了了。
衛王不甘心的看了看皇宮,下達了撤退命令,按計劃路線撤出京都,往南而去。見敵軍極速的撤走,尉遲運鬆了口氣,然後整軍收拾戰場。
當週皇得知衛王派兵攻打皇宮,心裡難受至極,也有些擔心皇城軍能不能頂住。當得知衛王狼狽逃竄以後,懸著的心終是放了下來。
宇文昕得知衛王謀反,心裡也不好受,雖早有準備,等真到這個時候,難免為衛王不值。本有大好的未來,如今卻扣上反叛的罪名,更是為天下人不恥,得知要逃出京城,也鬆了一口氣。
周皇派出齊王宇文憲,全力平叛,追擊衛王,務必要把衛王活著帶回。齊王早就知衛王不是好東西,誓要將其抓回這皇家的叛徒。
隨著衛王的反叛,對京都造成一定的影響,皇宮進行了大的清洗,同時暗中支援衛王的世家也被抄家滅族,周皇臉色鐵青,看來必須加強集權。
透過衛王之事,周皇對於佛,道兩教的擔憂更甚。單佛門僧侶就達到幾百萬,而且多年不交稅,兵多糧足,要是行反叛之事,只怕整個周朝都將大亂。
還有道教,人員也有幾十萬之眾,兩教本就不對付,若是發生爭鬥,後果不堪設想。周皇眼裡殺氣瀰漫,心中下定決心。
“陛下,衛王叛軍進入梁朝,正在攻梁,有佔梁自立之意,”來人報通道。
周皇大怒:“死不悔改,梁朝乃我朝屬國,本就府兵有限,速派鎮南軍支援,定要全殲反叛之軍。”來人領命而去。
隨著一封封的戰報發回,衛王在攻打荊州之時被齊王打敗,叛軍死傷無數,衛王被活著,擇日押回京都受審。
不知不覺已到五月天,正是一年好時節。佛,道兩教的主事之人全部到達京都,今天是兩教辯論的第一天,分別就教義展開了激烈爭論,兩教都知曉,這次關係到以後在周朝的政治地位,所以兩教火力全開。
百官更是目瞪口呆。馬三也是大吃一驚,平時一副得道高僧的樣子,今是開眼了。特別是一個叫智炫的佛教高僧,那口才一個遛。懟天懟地懟空氣,懟得道門弟子啞口無言。
周皇臉色有些難看,這時期道教本是國教,雖然前期自己未親政,但是至少是自己在位時冊封的,把道教說得如此不堪,朕不要臉面的嗎?
周皇於是有意幫腔道:“你佛門自羽濟世救人,慈悲為懷,可做的事似乎有違?”智炫也許是懟人上癮,要麼就是毫無情商,竟然反問道:“陛下,道門似乎是您親自冊封的,可是做事與我佛門何異?”
周皇頓時無話可說,臉色難看。心中對兩教更是毫無好感,本來辯論的目的是讓爾等有改過自新,沒想到反而變本加厲,好像理所當然一樣。看來是朕太過仁慈了。
百官對於兩教的表現也是搖搖頭,特別是佛門。陛下早就對法藏大師下過通牒,法藏大師在紫金閣也開了佛門法會,沒想到這些人還冥頑不靈,這下可有好戲看了。
接連三日的兩教辯論,百官才知曉自己在朝堂還是太保守了,與這些人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把不要臉表現得淋漓盡致。
馬三也是驚歎,這些都是人才呀,可惜走錯了路,要是拉入自己的山寨,隨便一個都能獨擋一面。
三日後,周皇憤怒到了極點。在朝會時,當著百官解除了道教是國教的地位,同時派出各地府兵行動。
凡是有侵佔土地,為禍鄉鄰的寺廟,道館全部拆除。僧人,道人遣返回鄉,無家可歸的直接編入府兵。而且規定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