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咱大孫子有王者之相(第1/2 頁)
朱政一開口,立刻吸引住了大家的注意力。
高仲遠雖然講了很多,但仔細一想,他還真沒說清楚帝王究竟是啥?
從啟蒙教育起,大家就接受了君權神授的觀點,這幾乎成了常識。
現在竟然有人問帝王是什麼,這不是明擺著挑戰大家公認的觀念嘛!
這麼打破常規的問題,一下子讓大家懵了。
連簾子後面的朱元璋都坐不住了。
看這小子,是要翻天了啊。
讓你暢所欲言,也不能口無遮攔啊,什麼話都說。
“帝王,應當是最終的公正和正義。”
“法律雖然嚴格,但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官員再盡職,也有句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因此,帝王就成了公正和正義的底線。”
“至於帝王如何實現這一點,我分為三個方面來講。”
“我認為作為帝王,要始終代表著大明最先進的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著大明最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著大明廣大百姓的根本利益。”
“何為先進生產力……”
“何為先進文化……”
“何為廣大百姓的根本利益……”
“帝王若能牢記這幾點,我相信咱們大明定能千秋萬代,永垂不朽。”
朱政講完自己的理論,整個大殿安靜得連根針掉地上都能聽見。
隨後,開始有人鼓掌,掌聲帶動了所有人,文華殿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朱政的觀點實在太新奇了,前所未聞,就連兩榜進士都一時反應不過來。
但朱政的這一套,雖然新穎,卻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帝王的責任,可以說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就連高仲遠聽完,也不由自主站起來鼓掌。
他意識到,朱政的這套理論比孟子的民本思想還要超前,還要完善。
簾子背後的朱元璋,聽了這話臉都紅了,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他現在真想衝出去,緊緊抱住這臭小子。
雖然他坐上了皇位,但他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起義軍,偏偏是他成功了。
有時候,他會想是不是自己運氣好,但又總覺得不只是因為運氣。
可他一直沒想明白。
今天聽了朱政的話,他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因為他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啊!
不是他打敗了陳友諒,不是他打敗了張士誠和蒙古。
是因為朱元璋得到了廣大百姓的認可,他才能在這場鬥爭中勝出。
他從朱政的話裡,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如果大明的接班人能有這樣的認識,那大明萬世基業還會遠嗎?
朱元璋心中一陣溫熱。
“小五,你說得對,咱大孫子確實是最好的人選,我之前還在猶豫什麼呢?”
“咱大孫子有王者之相,不能再拖了,不然會損害大明的國運!”
“趕緊下旨,讓他們全力去找他師傅。”
“誰要是向官府提供他的確切行蹤,獎銀一千兩。”
“誰能帶他來京面聖,賞黃金萬兩,封公爵。”
“嘶……”
小五一聽,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獎賞太豐厚了。
當年藍大將軍捕魚海大捷,得到的賞賜也沒這麼多。
要是這獎賞在民間傳開了,那全天下的人都要爭著去找朱政師父了。
朱政師父要是還活著,估計得樂顛顛地來面聖。
就算人沒了,估計他的遺體也要被挖出來送到皇上跟前。
朱政心裡清楚,自己就是個學渣,僅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