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回憶與籌備(第1/3 頁)
慧敏點頭,表示贊同。“肖允榮是我的下屬,我將在適當的時機,向他闡述我們的願景與堅定信念。”經過深夜的深入交流,三人各自懷揣著新的思考散去。
高景淵躺在床上,內心激盪不已。他無聲地立下誓言:必定全力以赴,為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傾盡所有!次日清晨,高景淵早早醒來,迎接他人生中的重大時刻——入黨宣誓。
在安公館的書房裡,藏著一面神聖的黨旗,他早早來到安公館,等待安懷霽開啟書房大門。他怎麼也想不到,書房裡竟然還有密室,裡面的陳設卻很簡單,一張桌子上放著一部電臺,一面黨旗,一盞檯燈和一張凳子。
他看著那面黨旗,緊握右拳,鄭重宣誓:“我自願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堅決擁護黨的綱領,恪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的職責,執行黨的決策,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不渝,積極投身於工作之中,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不息,時刻準備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永不背離黨的信仰!”
“歡迎你,高景淵同志!”安懷霽緊緊握住高景淵的手,他們的手掌間傳遞著深厚的同志情誼。安慧敏在一旁目睹這溫馨的一幕,心中湧上一股莫名的欣慰。此時,張啟明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酒釀紅糖荷包蛋湯圓走來,他小心翼翼地將這碗湯圓放置在書桌上,輕聲責備道:“你又喝得這麼醉,自己身上的舊傷難道都忘了嗎?這樣下去豈不是要折損了性命?”
安慧敏聽後,調皮地拉扯著張啟明的耳朵,嗔怪道:“你可真是越來越像雷振國了,連訓人的方式都學了個十足。”張啟明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雷振國剛才來過,他苦笑著求饒:“哎喲,姑奶奶,您輕點,我這耳朵可經不起您這般折騰。”
一行人離開了密室,安慧敏吩咐哥哥端著那碗酒釀紅糖荷包蛋湯圓。哥哥與高景淵仍舊留在書房裡商量事情,而張啟明和安慧敏則是回到他們的屋子。高景淵將湯圓輕放在她的床頭櫃上後便回到書房裡。
在屋內,安慧敏終於鬆開了手,她輕輕坐起,開始細細品味那碗湯圓。她的目光在房間內四處流轉,不經意間,她瞥見了那把塵封已久的小提琴。她端起碗中剩餘的湯圓,凝視著那把小提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而高景淵和安懷霽說完事情後也來到了安慧敏的屋子,見她陷入沉思,周圍的三個男人則相互對視,彷彿彼此都能讀懂心中的疑惑。
“我看,她定是想起了梅九華。”安懷霽輕嘆一聲,打破了沉默。高景淵好奇地詢問:“梅九華?那個在鬼子監獄裡英勇就義的共產黨烈士?”他難以想象,在這個時刻,安慧敏怎麼會想起那個早已逝去的人。
張啟明深吸了一口氣,開始講述梅九華的生平:“有些事你或許並不知曉。梅九華在戰前,小提琴技藝堪稱一流,慧敏與他可謂旗鼓相當。他本姓寧,出身於浙江一個醫學世家,1908年出生的。父親寧文斌是當地有名的醫生,母親金雅月則是名門閨秀,兩人堪稱郎才女貌。然而,好景不長,梅九華出生時,清政府風雨飄搖,家中豐厚的家底被官府強行徵收高額稅收。更糟糕的是,因父親暗中資助革命黨,被清政府抓起來判了秋後問斬。幸得母親四處打點,才保住了性命。”
他頓了頓,又繼續說道:“然而,這次打點讓家裡徹底傾家蕩產。原本靠著父親的好醫術,他們可以在上海重新站穩腳跟。但生意剛剛好轉之際,卻遭人眼紅上門尋仇,再次洗劫了所有家底。父母在反抗中不幸離世,而此時的梅九華才五歲。幸運的是,他被梅家收養,雖非親生父母,但家庭條件還算不錯。只是養父對他並不友善。儘管如此,梅家還是供他讀了莫斯科國立高等音樂學院,使他成為了國內少有的音樂高材生。”
張啟明說完這些,又喝了一杯黑麥威士忌,彷彿要將這些往事一飲而盡。高景淵聽後,不禁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