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漢匈之戰——封狼居胥(6)(第1/2 頁)
“左賢王打不過,只好掉頭就跑,霍去病則上馬去追。他倆一個跑一個追,一路追到了狼居胥山跟姑衍山附近的單于庭。
匈奴的軍隊被打崩潰了,三個匈奴王被抓,一大堆高階官員,什麼將軍、相國之類的,一共被俘虜了83個,這一戰,霍去病一共斬首人。”
“結束之後呢,霍去病還沒有急著回家。
他先是帶著大軍去了狼居胥山,在那兒進行了祭天封禮,然後又去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徹底瓦解了匈奴的反抗意識。”
前面的地圖上面寫過,肯特山有個別名叫狼居胥山。
因為它的周邊是平地,所以遊牧民族是圍繞著肯特山生活的。
他們一抬頭就能看到肯特山,肯特山也是他們眼中唯一的一座高山。
所以幾千年來,肯特山成了遊牧民族祭祀的中心。
在他們眼中,肯特山就是他們的神山。
現在霍去病這麼一搞,匈奴算是徹底繃不住了。
“這一戰結束之後,霍去病差不多是推平了匈奴的基地,徹底獲得了勝利,自此匈奴遠遁,漠南再無王庭。
霍去病還把之前被匈奴趕到東邊的烏桓徒居到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這五個郡的外邊,讓他們隨時偵查著匈奴的動向。
同時漢朝也讓他們的部落首領每年都要前來朝見,並設定了烏桓校尉,讓烏桓不能跟匈奴接上頭。”
漠北之戰的影響貫穿了中國的古代歷史,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從此成為了中華文明武力上的最高獎狀,被武將追求,為萬世敬仰。
此戰損失十分之三\/二(史記\/漢書),代價算是比較小的了。
“劉徹想要表揚回到長安的霍去病,除了增封他的食邑,另一個就是設定了大司馬一職,所以霍去病又稱大司馬驃騎將軍。
除了這兩個,劉徹還給霍去病修了一個豪華的大宅子,修好之後讓他過去看看滿不滿意,但是霍去病的回答只有八個字,同學們一起來唸出那八個字。”
學生們,“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此話出自《 續資治通鑑·宋紀 》,《漢書·霍去病傳》中記載的是:匈奴不滅,無以家為,一字之差,區別不大。)
“史書上留下的幾個字,代表著霍去病勢要把匈奴趕出中原的決心。我們這部分的內容就在霍去病的這句話中結束了。”
“總結一下,衛青七次出擊,連殺帶俘4萬多人,霍去病六次出擊,連殺帶俘11萬人,加上渾邪王降漢的4萬多人,總共20多萬。匈奴鼎盛的冒頓時期,總共有士兵30萬人,現在直接少了三分之二,自然沒了繼續跟漢朝對著幹的實力。
但漢朝也沒好到哪裡去,這麼多次大規模的戰爭,幾乎耗盡了國力,就國力層面來講,雙方屬於是兩敗俱傷,所以兩邊的人都急需修養,漢匈之間就出現了一個相對較為和平的時期。”
史料上說,匈奴遠遁,撤走之後,休養了7年。
可是,對於漢朝而言,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漢武帝劉徹的野心怎麼可能侷限於西域以及匈奴身上。
“不過兩年的時間(117),因為伊稚斜單于拒絕向漢朝稱臣,所以劉徹開始準備動員,想要再次出兵攻打匈奴,但就在這個準備期間,24歲的霍去病因病早逝了,劉徹不得不終止此次作戰。”
說到這兒,於麗沉默了一會兒。
“霍去病的死,讓整個漢朝為之悲痛,他就像一顆流星一樣,劃過天空,照亮了漢朝的夜空,振奮了民族計程車氣。
可他也像流星一樣快速消失在所有人的眼中,消失在天邊,大漢少了一個軍功卓絕的將軍,百姓少了一道揚眉吐氣的旗幟,歷史少了一枚閃閃發光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