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以孜孜一生,開華夏一統(第1/2 頁)
“安靜安靜!”
於麗連忙走到那幾個要吵起來的學生旁邊。
看到他們癟著嘴沒有繼續爭吵的時候,於麗才放下心來。
“才講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同學們就開始了這麼激烈的討論,看來大家都很想知道始皇帝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君主。”
“既然如此我們就先來講講秦朝,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留到下節課再說。”
“說到秦朝,我們依舊是要先了解它存在的時間。”
“秦始皇嬴政於前221年完成統一,秦朝於前207年滅亡,也就是說秦朝的統一僅僅只維持了15年。”
——
晴天大霹靂啊!
嬴政剛剛還滿懷期待,思考著老師會如何開始描述他的大秦。
會先說他的功績嗎?
還是先說他一統之後所頒佈的政令?
結果他忘了,這位老師講周朝的時候說過,瞭解一個朝代最先要了解的是它的持續時間。
嬴政的心情頓時跌入谷底。
怎麼會只有15年呢……
怎麼會……就這麼短呢……
他凝眉,看了一眼底下站著的官員。
才15年,聯想到自己前面聽到的沒早了,看來是有人在他死後作亂。
會是誰呢?能導致他的大秦這麼快滅亡,此人手中的權力必然不小。
嬴政希望老師能講快一點,他好早點解決。
之前每節課都差不多是三刻鐘,這節課也快結束了。
而六國的貴族們笑的眼睛都看不著了。
原來這一統天下的秦國,到最後也不過短短15年而已。
他們復國有望啊,有望啊。
——
“要談秦朝歷史,其實它大部分都是圍繞始皇帝來說的,所以我們就圍繞秦始皇嬴政來了解秦朝吧。”
“嬴政,贏姓趙氏名政,前259年出生於趙都邯鄲。這時候秦趙兩國剛剛發生了白起坑殺40多萬趙國士兵的長平之戰(260)。而嬴政的父親在趙國當人質,因為此事跟呂不韋一起逃離趙國,嬴政跟趙姬被棄於趙國。趙人把對秦國的憤怒發洩於他們母子二人身上,所以嬴政在趙國的生活舉步維艱。”
“直到前251年,也就是嬴政9歲的時候,他才跟趙姬回到秦國,也是這一年他被立為太子。”
“再到前247年的繼位,接著是前238年的掌實權。”
嬴政他沒有宗親支援,沒有外戚分擔,沒有宦官背鍋,沒有繼承人分憂,沒有皇后助力,他只有一個不太成熟的官僚體系。
所以他必須依靠他自己的力量,依靠那些被他選用的人才,來一步一步管理好這個天下。
“到了前221年,嬴政實現大一統,開創‘皇帝’這個稱號,自己則自稱始皇帝。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研究如何管理好這大片土地。”
“我們先來講講他對於官員的管理。以秦國官制為基礎,實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管政事。
太尉管軍事。
御史大夫管紀律,是丞相的副手,也有副丞相的意思。
“中央官制以及行政機構逐漸完善,而這些官職全都由嬴政來任免調動,這就變相地加重了中央集權,也符合他想要專權以及皇權至上的心理。”
“說完中央的管理,我們再來講地方管理。秦朝廢分封制,用郡縣制。”
地方機構分兩級,分別是郡和縣。
縣下面還有鄉、裡、亭。
郡的官員叫郡守。
縣的官員叫縣令\/長。
鄉和裡也是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