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政掌實權(第1/2 頁)
“長平之戰過後,白起坑殺40萬士兵的事情被那些逃回去計程車兵傳的沸沸揚揚,各國對秦國都感到十分恐懼。”
“可過了不到五年的時間,西周公卻想聯合六國伐秦(256)。”
“戰國開篇的那一部分我們瞭解到周天子將自己的弟弟封為西周公,希望他能跟周武王時期的周公一樣為自己治理好國家。”
“但是這次的分封並沒有讓周朝變好,反而導致周朝後面出現了分裂。”
被封的西周公在封地建立起西周國,但是君位傳到第三代的時候便出現了分裂。
大兒子繼承西周國,小兒子建立東周國,所以這時期出現了“三週並存”的現象(367)。
前307年,秦武王嬴蕩很喜歡往周朝都城跑,還喜歡舉鼎。周天子心中不樂意,秦武王的行為簡直是在他的頭上蹦躂,可週天子沒辦法。
眼看周天子這樣都能忍氣吞聲,秦武王后面就乾脆把周天子趕出了都城。無奈之下的周天子只好遷都到西周國那兒去,這是好聽點的說法,不好聽的說法就是周天子淪落到只能寄居在西周國。
至此,周國就剩下了兩個,大家常常稱他們的地盤為“二週之地”。
“西周公跟其他六國約好日期,到時間了他們就一起去攻打秦國。可日期到了,卻沒有一個諸侯國如期赴約。”
“秦國得知西周公居然背秦,還跟六國合縱時,十分生氣,當年就派兵攻打西周國,西周公被迫入秦,寄居在西周國的周天子也不例外。兩人在這一年雙雙離世,西周國被滅,東周也不復存在。”
西周國跟東周國在那時算是小諸侯國,周天子的離世象徵著東周滅亡,周朝正式結束(256)。
“滅了西周國後,秦國在前249年又滅掉了東周國,這兩件事合稱為秦滅二週。”
“滅了周朝後,秦國重新將目光放到了魏國身上(247)。秦軍兵臨城下,魏王擔心受怕,只好送信給信陵君,請信陵君回國救魏。”
信陵君,名魏無忌,魏王的弟弟。
“信陵君請求各國支援,帶著五國聯盟一起伐秦,把秦國打出了函谷關,解決了魏國危機 。此後幾年,秦國礙於信陵君的存在一直都不敢再次進犯東邊的諸侯國。”
“也是這一年,13歲的嬴政繼位,被立為秦王,但他因為年齡太小,還需要去上課讀書,所以並沒有掌握大權,這時期是呂不韋獨攬朝政。”
“為了解決掉信陵君,秦國再次使用反間計,離間魏王和信陵君之間的關係,魏王上當,收了信陵君的兵權,所以五國攻秦計劃最後還是失敗了。而信陵君因為魏王的不信任,心灰意冷,沉迷酒色,在前243年去世。”
“信陵君一死,秦國就知道自己可以再次發兵攻打其他諸侯國了,而這也就有了五國的最後一次合縱(241)。”
五國:韓趙魏楚燕。
齊國因為離秦國比較遠,齊秦兩國得以各自發展,更何況此時的齊王正因為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而對其他五國袖手旁觀。
“這最後一次合縱,五國依舊攻秦失敗。他們內部不穩,利益不一致,人心不和,失敗是必然的結果。至此,這些諸侯國們再也無力繼續抗衡秦國。”
“回到秦國,我們的始皇帝陛下他少年時期生活在趙國,估計是營養不良的原因,在別人19歲就能行加冠禮的時候,他等到了21歲才行加冠禮(238)。”
此時離他親政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嬴政的母親趙姬跟嫪毐(lào ǎi)私通,並育有二子。嫪毐後面有了野心,趁著嬴政行加冠禮的時候動用親王御璽以及太后璽發動叛亂,但這場戰亂很快就被嬴政平定,嫪毐則因車裂而亡(238)。”